梅州有悠久的中草藥種植歷史,據統計境內有中草藥1800多種。圖為以南藥為特色的南壽峰養生谷。受訪者供圖
牛大力是客家人常用的中草藥,其葉、花、根莖、果實具有不同的藥用價值。南方日報記者 張柳青 攝
藥根雞是藥食同源的典型代表。南方日報記者 何森垚 攝
梅片樹是梅州區域內種植的主要中草藥品種之一。圖為平遠梅片樹育苗基地。南方日報記者 何森垚 攝
客從北方來,南方多瘴氣,身體有不適,中藥來相助。
餐桌上各式藥膳湯,盛夏時節葛藤、艾葉插于門楣,夏日必備的仙人粄和涼茶,身體不舒適時的藥浴、足浴……中草藥儼然是客家人生活中的重要部分,它融入到了客家人衣食住行方方面面。
千百年前,客家人帶著豐富的中醫藥文化遷徙到南方蠻荒之地,草木繁茂但惡劣的生存環境給予了客家人種藥、用藥的廣闊“市場”,并隨著客家人遠播海內外。
中醫藥與客家人生活的深度融合,形成了獨特的客家中醫藥文化。它不僅是治病養生的工具,更是客家人傳統習俗和理念的集大成者,見證了客家人的發展史。
南方日報記者 張柳青
南北相融
形成獨特客家中醫藥文化
歷史上,因為戰亂等原因,客家人經過了五次大遷徙,從中原地區來到嶺南地區。緯度的變化讓南北自然環境產生巨大差異,客家人要在南方扎根、生存,需要經過重重考驗。
彼時的南方還是一片蠻荒之地,與中原平原為主的地形不同,南方多丘陵、山地,草木蔥郁也多瘴癘之氣。在往南方遷徙的過程中,客家人多發以往未見的疾病。
源遠流長的中醫藥文化為客家人的生存發揮了重要作用,廣袤的山林之地給了客家人用藥的基礎。經過不斷試驗和實踐,客家人形成了一套以自然資源治療自然環境導致疾病的經驗。
如環境濕熱之氣導致的身體燥熱,可用土茯苓、金盞盤等來緩解;濕熱之邪導致的胃腸氣機阻滯,可用金銀花、肉桂等來治療。
在尋常百姓家,草藥也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食材。
客家人早餐常喝的“三及第”湯(枸杞葉、豬肝、小腸、瘦肉);艾、土茯苓、葛根、雞矢藤等藥材配雞、骨、肉等煲成的藥膳湯;五指毛桃作為香料制作的五指毛桃鹽焗雞、五指毛桃香雞爪等,皆可見中草藥的身影。
雞肉、豬肉是中原地區常見菜品,來到嶺南后,濕熱的氣候讓客家人水土不服。于是聰明的客家人在雞、豬等肉食材料中加入當地的中藥材,并熬制成湯。在下火祛濕的同時,又讓飲食更具營養。
“客家人從中原而來,將中原的藥材文化與嶺南土著的藥材文化相融合,形成了獨特的客家中醫藥文化。”嘉應學院客家研究院院長肖文評認為,客家中醫藥文化之所以獨具特色,與其南北相融的特色分不開。
“藥膳文化可以說是客家人將南北中醫藥文化相融最好的例子。”肖文評說,客家人對中醫藥的信任和喜愛體現在人人皆有中藥材基礎知識上。“本地人說‘誰家沒有幾個防家看屋的偏方?’,說的就是不少家族有著祖傳的中藥治病秘方。”
遷徙嶺南地區后,環境帶來的困擾讓客家人深知“治未病”的重要性,種植中草藥也成為了客家人重要勞作內容。家家戶戶房前屋后種植了各式各樣的中藥材,如野菊花、金銀花、山藥、佛手等中草藥成為了村莊里一道亮麗風景,而路邊地頭的野草也可能是一味藥。
根據《梅州科學技術志》記載,梅州地區擁有1800余種野生中藥材,其中大宗藥材748種;重點藥材282種,占全國和省的普查品種的61%;珍稀藥材20種。巴戟天、土茯苓、桃金娘、雞血藤、益母草、艾草等是梅州客家人最常使用的中藥材。
隨著對嶺南地區中藥材種類及使用方法愈加熟稔,客家人種植生產出了許多全國知名的中成藥,如雙料喉風散、八寶驚風散、七厘散、六神丸等中藥品牌遠近聞名。
“在梅州,人人都能說上一兩個中藥材的作用。”梅州南藥協會會長張京維介紹,在改革開放前,梅州許多村民靠采挖中草藥變賣換取生活費,客家地區有著“中草藥店多過米店”的說法。
依山而居
食藥同用為客家人養生保健奠定基礎
已過五旬的王威儀雖并非出生于中醫世家,但在他的印象里,母親是一名不折不扣的“民間中醫藥家”,“她的中醫藥知識都是在務農持家中逐漸獲取的。”
王威儀小時體弱多病,從記事起到21歲步入軍營,但凡生病,都是由母親尋覓中草藥來解決,“小時候家里經濟條件不是很好,兄弟姊妹眾多,上有老下有小的偌大家庭,無論遇到頭疼發燒還是跌打損傷都是由母親采集藥草來治療。”
母親曾向王威儀聊起他小時的一件趣事。一日,王威儀隨母親上山砍柴,突然全身發冷抽搐。母親立馬放下刀斧,察看他的病情。隨后她就地摘了些布驚葉等草藥,加唾液揉熟,給王威儀擦揉肚臍等部位,并讓他躺下休息。母親繼續干活,待王威儀昏睡半天好轉后,才一起回家。
“對于老一輩的客家人來說,中醫藥知識是常識。一些常見疾病,就地取材來使用。”王威儀認為,母親是老一輩客家“民間中醫藥家”的代表,小時身邊的朋友若身體不適,也多為其父母采集使用中醫藥來緩解。
比起治療,客家人更注重對疾病的預防,正所謂“養生之道,莫先于飲食”。“醫食同源,食藥同用”是客家人飲食文化的一大特色,也是客家人養生保健的重要手段。
清乾隆《嘉應州志·風俗》載:“土瘠民貧,農知務本,而合境所產谷,不敷一歲之食。”指的是梅州的田地所產不能滿足老百姓的日常飲食所需,于是鄉民為了滿足口腹之需,就地取材,從大自然中選取野生食材。
若從外地來梅州,品嘗特色客家菜,恐怕會對藥膳湯倍感好奇。“經常有外地來的客人問為什么湯里會放這么多樹根,每次我都會耐心解釋這是客家特色藥膳店,不同藥材有著不同的保健作用。”在大埔經營一家餐飲店的老板張根源說。
張根源的店里常常擺著五六十種草藥,有些是曬干的,有些則是新鮮的,提供客人選擇入湯。“我外公曾是‘赤腳醫生’,小時候經常看他用草藥治病救人,讓我對這些鐘草藥產生了興趣。”
長大之后張根源做起了餐飲行業,把草藥與各種肉類結合在一起,根據客人不同的需求搭配不同草藥,達到食療的效果,“這家店開了17年了,來店里的都是老顧客,他們有時候會向我闡述哪里不舒服,我就搭配不同草藥來入湯。”
因嶺南地區夏季酷暑時間長,以草藥為原料的涼茶盛行。溪黃草、夏枯草、車前草、魚腥草等是常見的涼茶原料。
民間還盛傳一些客家涼茶歌謠,如:客家來自“山旮旯(山區)”,青山綠水出涼茶;本草綱目來搭配,老人“細俚(小孩)”都中意。
“仙人粄”是客家涼茶的另一種形式。由仙人草制成膏狀,形狀、色澤、口感似龜苓膏。仙人草性寒、甘、淡涼,具有清熱利濕、涼血解暑等功效,用于治療中暑、糖尿病、高血壓等。2009年平遠縣被授予“中國仙草之鄉”的稱號,目前為我國仙草種植面積最大的縣。
在用藥飲食之余,客家人還會將草藥制成藥浴和足浴。梅縣城北農村婦女坐月子時,用楓樹枝葉煎水洗澡,起祛風之效。在大埔鄉村,村民冬天常用蘿卜嫩葉煎水泡腳治療凍瘡。
青山綠水廿萬頃,十里常逢百歲人。2020年梅州成為中國第二個獲得“世界長壽之都”稱號的地級市,客家中醫藥文化被認為在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中醫藥與客家人生活的深度融合,成為客家人保健養生的重要手段。”張京維說。
聲名遠播
海外謀生傳揚客家中醫藥文化
在嶺南地區定居后,為謀生計,部分客家人遠離家鄉、遠離國家,開啟了下南洋之路。
此番離去,不知又要經歷多少磨難,家人為游子準備了厚厚的包裹,其中就不乏常用中草藥。
作為閩粵要沖,梅縣區松口鎮是客家人下南洋的首站。“據松口鎮老一輩的人回憶。祖輩們下南洋除了必要的充饑食物和御寒衣物外,中醫藥也是必不可少的物品,作防身之用。”為了解客家民間的中醫藥文化,肖文評曾尋訪梅州各地。
東南亞地區氣候炎熱,殖民時期大量苦力在開發種植園或礦山時遭遇動物襲擊,苦工常常因受熱、受累、受襲或水土不服而犧牲,當地瘧疾、霍亂流行,醫療缺口大,對中醫藥等救治方法需求迫切。
客僑到達東南亞后,將所帶去的中醫藥與中醫知識與當地人共享,深受當地人歡迎。
漸漸地,東南亞各國由客僑開起的中藥材店越來越多。如原籍梅州梅縣的萬石泉在檳城椰腳街創辦了馬來西亞第一家中藥店仁愛堂,他的后裔發揚先輩創業精神與遺訓,使該店經久不衰。
“據調查統計,新加坡的中藥材店幾乎都是大埔湖寮人開的。”肖文評說,隨著中醫藥在東南亞地區發展壯大,也吸引了許多中醫師專門到東南亞謀生,“中醫藥文化在東南亞的影響力與日俱增。”
中醫藥文化跟隨著客家人翻山越嶺來到嶺南地區,也隨著客家人漂洋過海傳播至海外,是客家人治病保健最好的伙伴,也是客家人思鄉的寄托。
如今已定居廣州的王威儀說,使用中醫藥已成為他日常習慣。“廣州水土偏熱,防暑、降溫、祛火的藥材必不可少。”王威儀說,他每次回家都會從家鄉捎上魚腥草、綿茵陳、溪黃草、穿心蓮等藥材,“而我那些已定居海外的親戚,每次回來也少不了帶上大量中藥材。”
雖然西醫已廣泛應用,但依舊不影響客家人對中醫藥的喜愛。
如若去客家人家里做客,會發現屋子里懸掛著藥草,起到驅蟲的效果;盛情款待的餐飲中必定有藥膳湯,他們能準確說出每道藥材對身體起到怎樣的效果;在盛夏時節,他們會從冰箱里拿出冰涼涼的仙人粄給你消暑止渴……
而如今在大埔高陂、茶陽等鎮,每逢端午節前后,當地人還會開設中藥材圩日,吸引著周邊人采購,是當地每年最熱鬧的圩日。
近年來,梅州市也加大了對中醫藥的保護力度,相繼出臺各項政策措施,壯大中醫藥產業,提升中醫藥的服務范圍,挖掘中醫藥大師等。作為民間的珍寶,客家中醫藥正逐步走向正規。
“政府部門越來越重視中醫藥的傳承與發揚,但力度還不夠大。”張京維說,許多業內人士看到中醫藥人才的流失、珍稀中醫藥材的消失和部分中醫藥材的浪費覺得十分心疼,希望政府部門能有更有力的舉措推動客家中醫藥發展,“中醫藥市場廣闊,梅州潛力無限。”
■延伸
傳承中醫藥文化
發展中醫藥產業
10月20日上午,由廣州遠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資2.8億元建設的“遠思南藥研發及智造基地、南藥博物館”項目在平遠高新區奠基。
該項目主要開發以梅片(冰片、龍腦香)等作為核心原料的新一代功效性護膚品、生物科技制品,搭建集南藥種養、研發、生產、銷售于一體的產業集群。
公司主要負責人嚴振坦言,項目在平遠落地,看中的便是平遠豐富的南藥資源和良好的生態環境,“相信依靠遠信集團的品牌建設經驗,必將給平遠南藥產業發展注入強大動力,助力打造南藥產業集群,帶動梅州經濟發展。”
發展中醫藥產業,梅州有基礎、有環境、有市場。近年來,廣州醫藥集團有限公司、廣州香雪智慧中醫藥產業有限公司、廣東康奇力藥業有限公司等南藥企業紛紛進駐梅州,成為助力梅州中醫藥產業發展的強心劑。
2018年11月,梅州市政府成立了以市政府主要領導為組長的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試驗區的領導小組;
2019年1月,梅州市委七屆六次全會首次把中醫藥特色健康產業作為戰略抓手納入“5311”綠色產業發展體系;
《梅州市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實施方案(2020—2022年)》《梅州市中醫藥發展規劃(2020—2022)》等系列方案措施相繼出臺;
……
一系列的舉措帶動了客家中醫藥產業發展。
目前,梅州市中藥材種植面積20.9萬畝,產量17.2萬噸,產值15.8億元。種植面積較大的縣(市、區)有平遠、梅縣、豐順等。
同時,梅州大力推進一產向二三產延伸發展。目前,全市中醫藥企業共20家,中藥制造年產值約9.2億元。其中規模以上中藥材加工企業共有12家。
作為“世界長壽之都”,梅州充分發揮深厚的客家中醫藥文化傳統優勢,借助創新產業融合機制,形成了“中醫藥+養生”“健康+養生”“長壽+養生”“溫泉+養生”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模式。
中醫藥產業在梅州正處于欣欣向榮之勢。圍繞著推進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示范區建設,梅州市還在不斷優化中醫藥發展規劃,抓實產業和平臺兩項支撐,打好中醫藥現代化、產業化發展系列“組合拳”。
客家中醫藥文化的傳承發揚和客家中醫藥產業的發展未來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