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有秘方,可使萬民添壽;藥無凡草,能救百病回春。中醫藥文化源遠流長,幾千年的發展傳承至今,依舊不減芳華。2022年6月19日,湖南中醫藥大學中醫學院2019級中醫養生學班的54名學生,在專業負責人孫貴香教授的帶領下來到九芝堂健康大樓,開展傳統中藥技能實訓社會實踐課程。
九芝堂健康大樓是國家旅游局、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公示的首批國家中醫藥健康旅游示范基地,湖南省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湖南中醫藥大學中醫藥文化傳承教學實踐基地,也是湖南中醫藥大學中醫養生學專業教學合作單位。
實踐課程第一部分:參觀九芝堂中醫藥博物館
九芝堂中醫藥博物館內陳列中藥標本近800余種,其中含珍稀藥材近100種,館內還收藏了大量的中醫藥文獻資料、文物、標本,是非常珍貴的教學資源。
中醫藥博物館中陳列的中藥琳瑯滿目,從植物到動物到礦物,品類豐富且制作精美。“百聞不如一見”,同學們近距離凝視真實的標本,從教材中枯燥的文字走向了鮮活的藥材,在講解員丁敏繪聲繪色的介紹中,對中藥有了更生動更全面的認識。館中動物“麝”的活體標本,以及難得一見的鹿茸、人參、馬寶、龍涎香等藥材,更是引得同學們紛紛駐足圍觀、拍照。
九芝堂企業文化館中有一藥鋪,1:1模擬了勞九芝堂“前店后廠”的模樣。走進藥鋪,仿佛穿越到當年的時空。坡子街上的人們不斷路過,藥鋪里的人匆匆忙忙,大夫們把脈開方,抓藥的人唱著方“黨參,五錢!人參,三錢!五味子,八錢!”,學徒們雙手抓著藥碾一前一后的滾動,發出“轟,轟,轟”聲,不久便能聞到中藥碾碎后散發出的芳香。一縷藥香,跨越古今,同學們在藥香的氤氳之中,感受著九芝堂“藥者當付全力,醫者當問良心”的世代古訓。
實踐課程第二部分:藥材品級與真偽藥材辨識
決定中醫藥效果的是醫者的“仁心”與“精心”,過硬的看診技術是每一位醫者需要不斷精進的;同時,藥材的質量對臨床療效舉足輕重。如何辨別藥材品級與真偽,是每一位中醫學生需要掌握的知識。
同學們現場學習了澤瀉、當歸、黨參、吳茱萸、三七等十余味中藥飲片的鑒別方法,并分組訓練辨識技能。
實踐課程第三部分:芳香類藥材辨識與養生香囊制作
芳香養生是緊貼百姓生活的常用中醫養生方法。孫貴香教授運用PPT并結合藥材實物,給大家介紹了薄荷、藿香、佩蘭、沉香、檀香等常用的芳香類藥物。孫教授鼓勵同學們跟緊時代步伐,將中藥和現代的生活方式、人群體質、節氣氣候等緊密結合,為老百姓制作安神助眠香囊、醒腦提神香囊、驅蚊防蟲香囊等不同功效的香囊,讓古老的中醫藥更好的為廣大人民服務。
湖南中醫藥大學中醫養生學專業中藥技能實訓社會實踐課程圓滿成功。中藥技能實訓是湖南中醫藥大學中醫學院中醫養生學專業的特色實踐教學內容之一。此外還有亞健康評估診療技能實訓、中醫藥膳食療技能實訓、傳統功法養生實訓、中醫藥科普短視頻制作實訓、中醫養生適宜技術實訓、神農故里尋醫問藥實訓、中醫臨床診療思維實訓等特色內容,系列實踐實訓課程為培養具有湖湘中醫特色的中醫養生學專業人才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確保中醫養生學專業學子在掌握中醫執業醫師考試相關課程內容的基礎上,能夠嫻熟運用芳香養生、食療養生、經絡養生、功法養生等中醫養生特色技能,將中醫治未病理念切實應用于臨床,更好的為健康中國戰略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