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中醫博大精深,積累著數千年的歷史。
我國中醫藥在常見病、多發病、重大疫情防治和突發公共事件醫療救治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今天,帶大家了解一下中藥熟地黃的藥用價值。
熟地黃用處很多,在臨床應用中,它是一種補益陰液的中藥,對于人體陰液虧乏所出現的疾病和癥狀,都可以進行調治,像過早衰老出現的耳鳴、耳聾、頭暈,胡須、頭發過早的發白,以及臉上出現的黃褐斑等都可以進行輔助治療。
熟地黃又稱熟地,是玄參科植物地黃或懷慶地黃的根莖。生地黃加黃酒拌蒸至內外色黑、油潤,或直接蒸至黑潤而成,晾曬后入藥。
性味歸經:
甘,微溫。歸肝、腎經。
功效:
滋陰補血,益精填髓。用于肝腎陰虛、腰膝酸軟、內熱消渴、骨蒸潮熱、盜汗遺精、血虛萎黃、心悸證仲、月經不調、崩漏下血、眩暈、耳鳴、須發早白。
熟地黃的作用:
1、《綱目》:熟地黃填骨髓,長肌肉,生精血,補五臟、內傷不足,通血脈,利耳目,黑須發,男子五勞七傷,女子傷中胞漏,經候不調,胎產百病。
2、李杲:熟地黃治手足心熱及心熱,能益腎水而治血,脈洪實者宜此。若脈虛,則宜熟地黃。地黃假火力蒸,故能補腎中無氣。
3、熟地黃用于腎陰不足的潮熱骨蒸、盜汗、遺精、消渴等,熟地黃為滋陰主藥,常與山萸肉、山藥等同用,如六味地黃丸。
4、張元素:熟地黃補腎,血衰者須用之。又臍下痛,屬腎經,非熟地黃不能除,乃通腎之藥也。
5、《幼幼新書》地黃散:熟地黃治骨蒸體熱夯倦。
6、《柳洲醫話》一貫煎:熟地黃治肝木乘胃,胃脘當心而痛,及脅痛吞酸,吐酸,疝瘕等。
7、《局方》四物湯:熟地黃調益榮衛,滋養氣血,治沖任虛損,月水不調,臍腹痛,崩中漏下,血瘕塊硬,妊娠宿冷,將理失宜,胎動不安,血下不止,及產后乘虛,風寒內搏,惡露不下,結生瘕聚,少腹堅痛,時作寒熱。
8、《景岳全韋》玉女煎:熟地黃治水虧火盛,六脈浮洪滑大,少陰不足,陽明有余,煩熱干渴,頭痛牙疼失血等證。
9、《藥品化義》:熟地黃藉酒蒸熟,味苦化甘,性涼變溫,專人肝臟補血。因肝苦急,用甘緩之,兼主溫膽,能益心血,更補腎水。凡內傷不足,苦志勞神,縱欲耗精,調經胎產,皆宜用此。安五臟,和血脈,潤肌膚,養心沖,寧魂魄,滋補真陰,封填骨髓,為圣藥也,取其氣味濃厚,為濁中濁品,以補盯腎,故凡生熟地黃貪。
10、《本草衍義》:熟地黃只言干、生二種,不言熟者,如血虛勞熱,產后虛熱,老人中虛燥熱,須地黃者,若與生、干,常慮大寒,如此之類,故后世改用熟者。
11、《宣明論方》地黃飲子:熟地黃治暗痱,腎虛弱厥逆,語聲不出,足廢不用。
12、王好古:熟地黃主坐而欲起,目無所見。
13、熟地黃用于肝腎精血虧虛的腰膝酸軟,眩暈耳鳴,須發早白等,熟地黃能補精益髓,常與制何首烏、枸杞子、菟絲子等補精血、烏須發藥同用。
14、《本經逢原》:熟地黃假火力蒸曬,轉苦為甘,為陰中之陽,故能補腎中元氣。必須蒸曬多次,若但煮熟,不加蒸、曝,雖服何益。臍下癰,屬腎臟精傷;脛股酸,系下元不足;目如無所見,乃水虧不能鑒物,皆腎所主之病,非熟地黃不除。
15、《景岳全書》地黃醴:熟地黃治精血不足,營衛不充等患。
16、《珍珠囊》:熟地黃大補血虛不足,通血脈,益氣力。
17、《景岳全書》貞元飲:熟地黃治氣短似喘,呼吸促急,提不能升,咽不能降,氣道噎塞,勢極垂危者。
18、《小兒藥證直訣》地黃丸:熟地黃治小兒腎怯失音,神不足,口中白睛多,面色白等。
19、《圣惠方》:熟地黃治小便數而多。
20、《本草從新》:熟地黃滋腎水,封填骨髓,利血脈,補益真陰聰耳明目,黑發烏須。又能補腫陰,上久瀉,治勞傷風痹,陰虧發熱,千咳痰嗽,氣短喘促,胃中空虛覺餒,痘證心虛無膿,病后脛股酸痛,產后臍腹急疼,感證陰虧,無汗使閉,諸種動權,一切肝腎陰虧,虛損百病,為壯水之主藥。
21、《雞峰普濟方》萬病丸:熟地黃治諸虛不足,腹脅疼痛,失血少氣,不欲伙食,發熱,及婦人經病,月事不調。
22、熟地黃用于血虛萎黃、眩暈、心悸失眠、月經不調、崩漏等癥;熟地黃為補血要藥,常與當歸、白芍同用,并隨證配伍相應的藥物。
藥理作用:
熟地黃具有調節骨髓造血系統、加快造血干細胞、骨髓紅系造血祖細胞的增殖、分化作用。
能夠抗氧化、延緩衰老、增強機體免疫功能。
具有強心利尿、降低高血壓、抑制血栓、保護心腦血管等作用。
禁忌:
脾胃虛弱、氣滯痰多、泄瀉者忌服。
在此溫馨提醒,如有身體不適,請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中醫講究辨證論治,切勿擅自購買藥物。如有任何難言之隱,歡迎向我咨詢或來院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