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養生就要先健腦,我今年86歲,身體那么好就是健腦的成效。健腦先要動腦,也就是多思考。有不少年紀比我小的老年朋友因為長期缺乏思考得了癡呆癥。縱觀中國五千年,歷史上的長壽者都是多思考的人。孔子在人均年齡20歲的當時活到了72歲,孟夫子也有85歲,唐代的藥王孫思邈在當時人群平均年齡27歲的情況下生活了101個春秋。在古今中外的長壽者中,科學家、書畫家、棋手占了多數,他們都是經常思考的人。我從參加教學開始就保持了較為密集的腦力活動。1956年,我在中醫藥大學教授《黃帝內經》,這部醫學經典的理論深奧精妙,又是中古時期的文言文,我每天備課幾乎都要到深夜12點,著實動了不少腦筋。
要注意的是,多用腦雖然重要,但一定要合理適度。人的大腦分左右兩個半球,左邊分管抽象邏輯思維,右邊負責形象思維。我平時的診斷、教學、研究都用左腦,時間一長或是感到疲勞就去看看花草,或是欣賞繪畫作品,兩個半腦都活動調劑一下。
飲食方面,我想談談喝水問題。有很多老年人由于種種原因不喝水,認為嘴巴不干就不喝,其實他們已經習慣了缺水狀態。要知道,水谷水谷水為先,飲食飲食飲在前。水不但能降低血黏度,還能幫助排出體內毒素。一個人七天不進食還有可能存活,但如果七天不喝水,那就不可能生存。人體處于靜止狀態,每天蒸發水分1500毫升以上,所以每天必須飲滿8杯水。
我從小喜歡運動,學生時代就是學校的籃球、排球隊員。現在當然是打不動了,但我非常喜歡看比賽,我連拳擊也喜歡看,奧運期間可把我樂壞了。對老年人而言,運動要安全持久,要把它當作生活中的一項主要功課來完成。前一段時間我打太極拳,近來就在院子里原地踏步,手腳配合,做滿500下。或者躺在床上活動身體的每一個部位,伸展各個關節。還有就是沒有繩子的跳繩,保持一定的節奏,加強協調能力,既鍛煉了身體,又運用了大腦。對了,不要忘了眼睛,眼睛也需要運動,眼球隨著頸部的轉動骨碌碌地轉。我可以很自豪地告訴你,除了150度的近視,我沒有一度老花。
說到底,動腦健腦也好,注重飲食也好,堅持運動也好,保證休息也好,最重要的是要有一個積極樂觀的心態。煩惱可以自己尋,快樂也可以自己找。人生沒有什么過不去的坎,即使遇到了挫折也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要有像陶行之說的那樣“帶著一顆心來,不帶一棵草去”的淡泊心境。
有朋友說我是80歲的頭發、60歲的身材、40歲的動作、20歲的心態,我聽了很高興,也有一點點自豪。如果您想和我一樣快樂,請您關心自己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