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張望 報道
A股中藥賽道熱度持續升溫。
記者統計發現,今年以來至6月6日收盤,中藥板塊有16只個股的股價漲幅超過30%,其中,太極集團(600129)(600129.SH)股價漲幅超越翻倍,并且其近一年來的股價漲幅達到了239.57%。
而近一年來股價漲幅達到翻倍以上的中藥上市公司,大多為機構重倉股。
以基金持倉為例,方盛制藥(603998)(603998.SH)的基金持倉比例從2022年底的5.28%上升至2023年一季度的14.27%,昆藥集團(600422)(600422.SH)、康緣藥業(600557)(600557.SH)、太極集團在2023年一季末的基金持倉比例則分別為15.21%、12.68%、19.05%。
與之相對應,機構延續對中藥板塊的高頻調研節奏,就在上周,醫藥生物板塊的機構調研熱度位居榜首,而其主要受到中藥子行業的關注度推動。
在中藥賽道持續升溫的背景下,行業銷售費用支出變動玄機及其對公司經營業績的影響,也就成為判斷中藥上市公司成長質量與內在風險的重要依據。
銷售費用有漲有跌
中藥板塊熱得發燙,相關上市公司也在持續加大銷售力度。
統計顯示,2022年,A股有44家中藥上市公司增加了銷售費用。
而江中藥業(600750)(600750.SH)拔得中藥板塊銷售費用頭籌,2022年為14.81億元,同比增長43.61%,銷售費用占營業收入的比重由2021年的35.89%上升為 38.86%。
“公司銷售費用的增長主要由于公司于2021年9月并購海斯制藥,2022年前三季度并表范圍增加所致?!苯兴帢I在2022年年報中表示。
但江中藥業還在繼續增加銷售投入,2023年第一季度,其銷售費用達到5.31億元,同比增長50.47%。
“一季度不能代表全年。”江中藥業有關人士6月6日就銷售費用增長問題回復記者稱,“在沒有產生新的并表前提下,預計2023年全年總體銷售費用率相對穩定?!?/p>
不過,雖然銷售費用增長迅猛,但江中藥業的收入亦有較大幅度提升,2022年和2023年第一季度,其營收分別同比增長32.63%與41.44%,同期凈利潤分別同比增長17.87%和31.1%。
銷售費用增長幅度堪比江中藥業的啟迪藥業(000590)(000590.SZ),在業績方面卻發生了嚴重背離。
2022年和2023年第一季度,啟迪藥業銷售費用分別同比增長40.24%與52.11%,但其同期營收僅分別同比增長16.54%和10.76%,同期凈利潤則分別同比下降了48.8%與47.33%。
對于銷售費用的增長,啟迪藥業在定期報告中稱,主要系為拓展銷售市場,加大營銷力度及合并范圍變化所致。
盡管銷售費用增長不一定與業績增長正相關,但銷售費用的下降卻與業績下滑緊密關聯。
2022年,銷售費用減少排名前三的中藥上市公司分別是步長制藥(603858)(603858.SH)、中恒集團(600252)(600252.SH)和益佰制藥(600594)(600594.SH),而這三家上市公司的業績無一例外在當年出現了大幅下挫,凈利潤同比下降幅度分別達到231.63 %、74.25%與274.94%。
其中,步長制藥的銷售費用從2021年的83億元下降至2022年的74.84億元,減少了8.16億元,而此前步長制藥從2018開始的銷售費用就超過80億元,長期“霸占”中藥板塊銷售費用第一位置。
此外,中恒集團和益佰制藥在2022年減少的銷售費用分別達到4.98億元與4.17億元。這些所減少的銷售費用,相當于中藥板塊市值第一的片仔癀(600436)(600436.SH)2022年4.83億元的銷售費用。
“我們研究得知,在現階段,中藥上市公司銷售費用突然大幅降低,一般都是企業經營出現了問題?!币晃凰侥纪顿Y總監告訴記者。
這類上市公司包括*ST目藥(600671)(600671.SH)、*ST太安(002433)(002433.SZ)等,這兩者2022年銷售費用分別同比下降76.63%與68.12%,僅分別為606.73萬元和1.18億元,并且*ST太安2022年還被年審機構出具無法表示意見的內部控制審計報告。
但降低銷售費用的中藥上市公司亦不少,據統計,2022年共有33家減少此項投入,包括白云山(600332)(600332.SH)、以嶺藥業(002603)(002603.SZ)、天士力(600535)(600535.SH)、九芝堂(000989)(000989.SZ)等知名中藥企業。
“在集采和反腐敗的影響下,市場進一步規范,一些企業尤其是頭部上市公司開始重視銷售費用的管理和控制工作。”上述私募投資總監認為。
市場費用率畸高風險
中藥上市公司銷售費用持續增長,引發了監管部門關注。
典型如振東制藥(300158)(300158.SZ),連續4年收到了深交所的年報問詢函,其中銷售費用被反復要求解釋說明。
年報顯示,振東制藥2022年銷售費用為15.18億元,同比減少33.15%,占營收比例的41%,當年其凈利潤同比下降101.96%,出現5129萬元的虧損。
此前的2019-2021年,振東制藥銷售費用分別為21.73億元、22.22億元和22.7億元,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49.4%、45.83%和44.56%,而2022年,其銷售費用中服務費、市場運營費就達11.17億元,占當年營業收入的30%。
但振東制藥在回復深交所問詢函的公告中表示,其服務費、市場運營費占比水平與同行業上市公司不存在較大差異,也不存在違規返利的情形。
事實上,銷售費用占營收比例超過50%的中藥上市公司亦不罕見。
以龍津藥業(002750)(002750.SZ)為例,在2022年銷售費用同比減少51.35%的情況下,8033萬元的銷售費用依然占當年營收的65.32%,并且其銷售費用構成中的市場費用合計7418.67萬元,占當期營收的比例為60.33%。
但龍津藥業的銷售費用占比并不是最高,在2022年,廣譽遠(600771)(600771.SH)的銷售費用占營收比例達到86%,譽衡藥業(002437)(002437.SZ)、步長制藥的銷售費用率分別為61.94%與50%。
而高企的銷售費用中,服務費、市場運營費占據了大頭,如廣譽遠、步長制藥、濟川藥業(600566)(600566.SH)、益佰制藥、康緣藥業、振東制藥等的服務費、市場運營費占銷售費用的比例,均在70%至95%之間。
由此,證券交易所向多家中藥上市公司提出了“市場費用率是否與現有業務相匹配,是否存在商業賄賂或為商業賄賂提供便利的情形”的問詢,但相關上市公司皆予以否認。
一位中藥上市公司高管對記者說,“藥品的市場推廣營銷隊伍魚龍混雜,存在各種各樣的利益糾葛,難免有灰色地帶?!?/p>
此前,包括步長制藥在內的中藥上市公司就被曝光醫藥代表向開藥的醫生按一定比例給付回扣等案件,而今年1月,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發布題為《多部門加大聯合懲處力度 形成強監管震懾力綜合施治遏制商業賄賂》的文章,重點指出了關于醫療領域的商業賄賂問題。
“藥品尤其是處方藥,需要醫生的認同才能應用到臨床,需要醫生的推薦才能被患者接受,所以學術推廣就成為營銷的重要手段?!币晃恢兴幧鲜泄靖吖軐?img src="http://m.56site.cn/skin/st08skin/image/lazy.gif" class="lazy" original="http://m.56site.cn/file/upload/202306/08/094112851.png"/>記者說。
類似的說法在相關上市公司公告中亦有提及,如步長制藥曾經公告稱,處方藥的用藥需求除適應癥的市場容量外,主要取決于該藥品的療效和醫生對該藥品的認知程度,因此行業通行采用的是專業化學術推廣模式進行營銷。
上述中藥上市公司高管表示,“現在很多公司為了規避風險,采取向第三方采購產品銷售服務和學術推廣服務。”
如眾生藥業(002317)(002317.SZ)、龍津藥業皆稱,其產品的銷售推廣主要通過委托專業營銷服務公司和商務隊伍進行,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防止商業賄賂或為商業賄賂提供便利行為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