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貞子是我國最早使用的中藥之一,女貞子無臭,味甘、微苦澀,為養陰的常用藥。女貞子最早見于《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謂其能“主補中,安五臟,養精神,除百病,久服肥健,輕身不老”。《本草綱目》說:“女貞實乃上品無毒妙藥。”女貞子具有滋補肝腎,明目烏發的功能。女貞子的特點在于藥性較平和,作用緩慢,久服始能見效。除此之外貞子是一種典型的中藥藥材,可以幫助補腎提高身體抵抗力,它在臨床的應用也是比較多的。
[女貞子的功效]
中藥名
女貞子 nvzhenzi
別名
冬青子、女貞實、白蠟樹子、鼠梓子。
藥用部位
木犀科植物女貞的成熟果實。
產地分布
生于溫暖潮濕的地區或山坡向陽處。主產于浙江、江蘇、福建等地。
采收加工
冬季果實成熟時采收,稍蒸或置沸水中略燙后,干燥。生用或酒制用。
性味歸經
性涼,味甘、苦。歸肝經、腎經。
功效與作用
滋補肝腎、明目烏發。屬補虛藥分類下的補陰藥。
化學成分
主要活性成分為三萜類化合物,主要有齊墩果酸、乙酰齊墩果酸、β-谷固醇、乙酰熊果酸、槲皮素、洋丁香酚苷、女貞苷、新女貞子苷等成分。
藥材性狀
多數橢圓形或腎形,長徑4~8毫米,短徑2.5~4毫米。表面黑紫色或棕黑色,皺縮不平,基部有果梗或具宿萼及短梗。外果皮薄,中果皮稍厚而松軟,內果皮木質,顯黃棕色,表面有數個縱棱。橫切面子房2室,每室有種子l枚,另一常不發育。種子橢圓形,一側扁平或微彎曲。商品中尚有少數果實具2粒種子,其果實寬橢圓形,不彎曲,長徑7~10毫米,短徑5~6毫米,表面皺縮較少,種子橢圓形,兩種子結合面略平。氣微,味微酸澀。
植物形態
常綠大灌木或小喬木。樹皮灰色,枝條光滑,具皮孔。葉對生,葉柄上面有槽;葉片革質,卵形至卵狀披針形,先端漸尖至銳尖,基部闊楔形,全緣,上面深綠色,有光澤,下面淡綠色,密布細小的透明腺點,主脈明顯。圓錐花序頂生;總花梗長;苞片葉狀,線狀披針形,無柄,早落,小苞卵狀三角形;花萼鐘狀,4淺裂;花冠管約與萼片等長,裂片4,長方卵形,白色;雄蕊2,著生于花冠管喉部,花絲細,伸出花冠外;雌蕊1,子房上位,球形2室,花柱圓柱狀,柱頭淺2裂。漿果狀核果,長橢圓形,幼時綠色,熟時藍黑色;種子1~2枚,長橢圓形。花期6~7月,果期8~12月。
[女貞子的作用]
主治
補益肝腎;清虛熱;明目。主頭昏目眩;腰膝酸軟;遺精;耳鳴;須發早白,骨蒸潮熱;目暗不明
藥理作用
1、滋腎益肝
2、烏發明目
3、抗衰老、抗疲勞
4、降糖、降酶
5、提高免疫
食用方法
二子菊花飲
做法:女貞子、枸杞子各15g,菊花10g。煎水飲。
功效:本方以女貞子、枸杞子補肝腎、明目,以菊花養肝明目。用于肝腎陰虛,眼目干澀,視物昏花,或視力減退。
女貞子酒
原料:女貞子200克,低度白酒500毫升。
制法:冬季果實成熟時采收,將女貞子洗凈,蒸后曬干,放入低度白酒中,加蓋密封,每天振搖1次,1周后開始服用。每日1至2次,每次1小盅。
功效:補益肝腎,抗衰祛斑。
女貞子黑芝麻瘦肉湯
原料:豬瘦肉60克,女貞子40克,黑芝麻30克。
做法:先將豬瘦肉洗凈,切成小塊。再把女貞子、黑芝麻洗凈。將全部用料放入鍋內,加入適量清水,大火煮開后,小火煲1小時,調味即可食用。
功效:補腎黑發、益精養顏,適用于肝腎不足引起的須發早白、神疲膚糙、腰酸乏力、眩暈或高脂血癥、高血壓病。
相關配伍
1、治脂溢性脫發:女貞子、何首烏、菟絲子、當歸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劑,連服2個月。(《四川中藥志》1979年》
2、治陰虛骨蒸潮熱:女貞子、地骨皮各9克,青蒿、夏枯草各6克。煎服。(《安徽中草藥》)
3、治白細胞減少癥:炙女貞子、龍葵各45克。煎服。(《安徽中草藥》)
4、治風熱赤眼:女貞子不拘多少。搗汁重湯熬膏,凈瓶收固,每用點眼。(《濟急仙方》)
5、治視神經炎:女貞子、草決明、青葙子各30克。水煎服。(《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服用禁忌
脾胃虛寒及腎陽不足者禁服。效力和緩宜少量久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