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知道嗎?很多人熬中藥都搞錯了。那么,怎么熬才能使藥效更好呢?日常生活中,有些病人特別是一些慢性病患者,經常會到醫院讓醫生開幾副中藥進行調養身體。而現代人生活節奏快,時間都比較緊張,所以開出來的中藥,往往委托醫院進行機器統一加工。但個人認為,如果有時間,中藥還是回家自己熬,藥效可能還會更好一些。下面就告訴大家熬中藥的幾個關鍵環節。
第一是鍋具的選擇。熬中藥對鍋具是有要求的,要選擇耐高溫,而且性質比較穩定的鍋具,比如陶瓷鍋、砂鍋、瓦鍋等。不能選擇鐵鍋、銅鍋或者鋁鍋等,因為在加熱過程中,這類鍋具性質不穩定,有可能和中藥當中的一些成分發生反應,甚至產生有毒有害的物質,所以,這一點務必要記住。
第二是中藥飲片的浸泡。很多人把開好的中藥飲片拿回去,放到煎藥鍋加水就開始熬了,這是不對的。因為大部分中藥材都是比較干燥的,如果不提前進行浸泡,很多有效成分是無法釋放出來的,白白浪費了藥材。那如何正確浸泡藥材呢?一般情況下,要選擇25到50度左右的溫水進行浸泡,這樣可以縮短浸泡的時間,水量添加到沒過中藥飲片1到2厘米即可。浸泡時間方面,一般草類、莖類、花類中藥,浸泡30分鐘左右即可。而一些質地比較堅硬的中藥,比如磁石、牡蠣、根類中藥,浸泡60到90分鐘為宜。
第三是中藥飲片加水量。正常情況下,在家里熬中藥,每次都是一副中藥的劑量。對水量的控制也是有要求的,水加太多,最后熬出的湯藥量太大,患者可能無法喝完,或者在煎煮的過程中,藥液噴灑出來,造成浪費。如果水量過少,又不能很好地把有效成分煎煮出來,甚至發生糊鍋的現象。一般來說,一副中藥要加水500到700毫升,第二次煎煮的時候加水300到350毫升。解表類飲片適當少些,而滋補類藥材可適當多加一些。然后,前后兩次熬出來的藥液,混合均勻,分兩到三次服完。
第四是對火候的要求。煎煮中藥對火候也是有要求的,一般情況下,需要先用大火燒開,然后改成小伙進行慢熬。但對于有揮發性藥物的中藥飲片,一般只用大火煎煮即可。
第五是對煎藥時間的要求。一般類的中藥飲片,第一次煎煮20到25分鐘,第二次煎煮15到20分鐘即可。對于一些有揮發性質的藥材,第一次煎15到20分鐘,第二次煎10到15分鐘即可。對于一些難以煮透的,或者具有滋補作用的藥材,第一次煎30到35分鐘,第二次煎20到25分鐘左右即可。具體時間可根據具體藥物,進行適當增減。
最后,還有一些特殊的情況,比如有一些礦物類藥物,需要先下過進行煎煮一段時間,使有效成分充分煎煮出來。還有一些藥物需要后下,比如一些有揮發性質的中藥薄荷等,如果過早煎煮,有效成分就損失很大。也有一些滋補貴重的藥材,需要單獨煎煮,如人參、鹿茸等,熬好之后,再混到湯藥當中,防止貴重藥材浪費。
以上幾點您都記住了嗎?另外,您認為煎藥當中還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