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 譚琪欣 楊曉露)據國家統計局6月12日發布的數據,2024年5月份,全國居民醫療保健消費價格同比上漲1.5%。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觀察到,醫療保健消費中,中藥價格的漲幅最為突出,5月份價格同比上漲4.8%,1-5月平均價格比上年同期上漲5.5%,僅次旅游,位居所有類別第二。
中藥價格的波動直接關系臨床診療活動的開展,多位中醫科醫生均向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坦言,考慮到近期多種常見中藥材持續漲價,為了減輕患者的負擔,會考慮減少藥材種類或替換為其他藥材。
“白術是臨床上最常用的健脾益氣的中藥材之一,也是很多經典名方中的主藥。因為近期白術價格持續漲價,為了盡量減輕患者的用藥負擔和醫保資金的負擔,我們在臨床上只能考慮調整白術的用量,但中藥的療效跟各味藥材的劑量有很大的關系,減少了用量,可能藥效就不那么快不那么明顯。”6月13日,上海中醫藥大學急危重癥研究所所長方邦江接受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采訪時列舉,還有對消癰散結療效較為顯著的山慈菇、養肝安神的酸棗仁,都因為價格的上漲,導致自己在臨床上遇到要大劑量使用時不得不使用替代藥。
中藥材價格監測網站中藥材天地網6月13日監測價格顯示,目前1公斤白術價格在140元-180元之間浮動,已經達到近五年來的價格最高點;本就不平價的山慈菇價格也一路走高,從一年前的250元/公斤漲到如今300元/公斤。
北京中醫藥大學國家中醫藥發展與戰略研究院岐黃法商研究中心主任鄧勇向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分析,中藥材價格的持續上漲與多種因素有關,包括市場投機行為、藥農數量的減少、藥品管理法規的加強、經濟恢復階段中的供求矛盾,以及生產工藝標準的提升等。這些因素共同推動了中藥材成本的上升。
河北涉縣索堡鎮中藥材種植基地里,當地村民在采摘中藥材紅花。新華社圖
處于中藥產業中游的藥企對于中藥價格的上漲也存隱憂。“中藥價格上漲,一方面說明供小于求,臨床對中藥的需求日漸上漲,是個好事;但從另外一方面來看,中藥價格同比漲跌幅低于1%是比較正常的范圍,現在這樣長時間地大幅度上漲是反常的,價格長期不穩定是影響供應穩定性的危險因素。”某中成藥生產企業負責人于6月13日接受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采訪時表示,不穩定的價格走勢不利于行業長期健康平穩發展。
“中藥材價格的上漲可能會導致中藥方劑成本提升,從而增加患者的醫療費用。同時,高價可能會吸引藥材種植戶盲目擴大生產,進而導致市場進入新一輪的大漲大跌。”鄧勇提到,而對于中藥企業而言,大型藥企通常會提前部署戰略儲備,因此短期內對他們的影響不會立刻顯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