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藥材價格的“狂飆模式”受到廣泛關注。據康美中藥網統計,從去年全年來看,400多種藥材出現價格上漲,48種藥材漲幅超過100%。過熱的藥材行情讓消費者望而卻步,也讓藥材市場經銷商以及中小企業感受到了不小的成本壓力。進入2024年,藥材是否會延續去年的熱度?藥商和藥企如何應對價格波動?
近日,《證券日報》記者來到全國17個經批準成立的中藥材市場之一——昆明市菊花園中藥材專業市場,經走訪了解到,藥材價格狂飆已按下“暫停鍵”。臨近春節,該市場一改之前客流稀少的景象,顧客增多貨運忙。多位消費者對記者表示,被短視頻中的藥食養生禮包吸引,來藥材市場是為了購買藥膳、煲湯食材,自己制作養生補品。
與2023年康美·中國中藥材價格總指數達到的最高點2228.42相比,今年1月29日該指數為2077.66,已下降約6.76%。
海南博鰲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鄧之東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中藥材價格企穩,是政府、藥企、銷售渠道等各方共同發力的結果。當前,囤積居奇、高價炒作等不理性的市場行為減少,推動中藥材價格下降,藥材交易正逐步回歸理性。”
藥材價格狂飆按下“暫停鍵”
《證券日報》記者走訪藥材市場獲悉,2023年價格上漲幅度較大的中藥材,已有部分出現價格回落。例如,昆明市祿勸縣產當歸(統貨)在2023年從80元/千克上漲至190元/千克,現在價格回落至145元/千克;金蓮花從130元/千克上漲至360元/千克,現在價格回落至320元/千克;云南省紅河州產砂仁(殼砂)從88元/千克上漲至160元/千克,現在價格回落至145元/千克。此外,燈盞花、黃精等云南特有的中藥材品種也出現了價格下降。
綠生藥業工作人員對記者表示:“雖然部分藥材價格下降,但是以目前交易市場的現狀而言難以出現大幅度的回落,大部分藥材處于價格震蕩區間,漲跌幅都處于正常范圍之內,不會再出現價格‘失控’的狀況。”
“藥材市場價格趨于平穩后,產地和產量成為影響價格最重要的因素。”鄧之東進一步解釋道。
云南特有的中藥品種三七(文山州產)和天麻(昭通市產)是藥材市場的一大賣點。但多家藥店的經營者對《證券日報》記者透露,由于今年產地供貨少、庫存處于低位,雖然是藥材上新的時期,但是三七和天麻的價格不跌反漲。年前200元/千克左右的30頭三七現在已漲超250元/千克。解決藥材價格異常波動的關鍵還是要有充足的貨源。
中藥材市場價格的穩定事關整個中醫藥產業的發展,為此,國家藥監局綜合司印發《<中藥材生產質量管理規范>監督實施示范建設方案》給安徽、廣東、四川、甘肅四省藥監局,敦促四省組織實施示范建設。此外,中藥飲片集采與中成藥集采啟動,倒逼中藥材領域兩大難點——中藥材價格監管與中藥材GAP(生產質量管理規范)建設迎來新進展。
中藥上市公司也意識到了藥材供給的問題,正在攜手共促藥材種植高質量發展。例如:云南省當地上市公司一心堂、云南白藥與文山州合作,推動三七產業發展,把文山三七產業做大做強;一心堂提出保底收購云南省內各地州優質中藥材,解決藥農后顧之憂。文山州還分別與片仔癀、華潤三九等行業龍頭企業合作,探索政企共同推進產業鏈協同平臺建設新模式。由華潤三九擔任“鏈長制”第一“鏈主”單位,發揮其在中藥材研發、種植、加工、流通等領域的優勢,實現文山州三七全產業鏈優質資源整合。
線上渠道和新興媒體助力銷售
從《證券日報》記者在藥材市場了解到的情況來看,大部分商鋪并沒有開通網店。
金誠堂經營者何瓊對記者表示:“以前,線下散客和中藥制藥企業是我們的主要客戶。從近兩年的銷售情況來看,抖音、小紅書等短視頻平臺反而成為拿貨的‘主流’,店里的好多貨都是直供給主播。”記者在市場內也看到多家商鋪都掛著抖音、快手、拼多多、淘寶、京東等線上銷售渠道直供商的牌子。
此外,隨著春節將近,藥材市場中線下消費的客流增多,通道中打包待發的貨品堆疊。《證券日報》記者觀察到,大部分消費者購買的都是養生類的山珍菌菇綜合湯包、可直接熬制的潤喉中藥,以及用于泡水的花茶、山楂、甘草等品類。這也是大部分中藥相關短視頻中提及的簡易養生常備藥方。
“養生已成為年輕人的共識。”四川天府健康產業研究院首席專家孟立聯也對記者表示,“受中醫藥政策、中醫藥產業發展和中醫藥需求三大因素催動,中醫藥治未病的理念和無病預防的觀念深入人心。中式養生的崛起與國潮的興起,加深了消費者對藥食同源的認知,加上新興媒體的傳播,使得養生藥材市場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
何瓊認為,隨著消費者健康意識的升級,中藥需求有望逐步提升。
多家中藥企業去年業績預喜
從產業鏈來看,藥材價格的劇烈波動對下游制藥企業的影響顯著。談及去年中藥材漲價,云南白藥在接受機構調研時表示,中藥材漲價會帶來兩方面影響,一方面公司產品的生產成本上漲,為了降低成本快速上漲帶來的巨大沖擊,公司需要加強對重點品種的市場分析,創新供應模式,減少原料漲價帶來的影響;另一方面,基于對部分品種市場行情的研究,借助云南地產品種供應鏈優勢,可以抓住一些市場行情波動機會,快速實現經濟價值。
據記者統計,截至1月29日,已有17家中藥企業披露2023年業績預告,15家預喜。其中,天士力預計2023年實現凈利潤11.27億元至13.17億元,同比增長539%至613%;太極集團預計2023實現凈利潤8.3億元左右,同比增長134.13%左右。
孟立聯進一步表示:“中醫藥供應方面的變化是顯而易見的,中醫藥服務體系日益完善且水平在不斷提高,相應的中藥材及產品供應也在不斷豐富。中醫藥消費升級無疑對中藥材的供應規模、品質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升藥企核心競爭力才能降低藥材價格波動的影響。”
湘財證券研報顯示,在政策與臨床需求驅動之下,中藥創新再度加速,新藥上市節奏加快且一類新藥占比明顯提升。研發創新是核心,進入醫保基藥目錄是放量的重要條件。在政策鼓勵以及中藥“治未病”“純天然”特有優勢下,中藥行業“創新+消費”雙屬性愈加明顯,行業新增長點或來自“中藥+”視角下的新消費領域,包括零售藥店終端、品牌中藥、中藥消費品以及中藥行業與多領域融合所形成的新業態等。
中藥政策的利好,令中藥制藥企業信心大增。2023年1月4日,國家藥監局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中藥科學監管促進中藥傳承創新發展的若干措施》;2023年2月10日,國家藥監局發布《中藥注冊管理專門規定》。隨著相關扶持政策的出臺,中藥新藥獲批數量增多。國家藥監局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新增批準中藥品種11個,發布中藥飲片國家炮制規范39個,制修訂中藥配方顆粒國家標準57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