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燕聲 保健時報
在傳統觀念中,中藥相比于西藥用于孕產婦更為安全,生活中也常有孕婦在孕期患病選擇用中藥治療。但近期的一項研究提示,孕期用藥存在安全風險,要慎之又慎。
、
孕婦服用中藥有胎兒致畸風險
近日,一項關于中藥暴露與孕產婦致畸風險的研究在北歐婦產科學聯合會的雜志《斯堪的納維亞婦產科學報》上被刊登。文章首次揭示與顛覆了傳統觀念——與未使用藥物的孕產婦相比,懷孕前與懷孕時使用過中藥的孕產婦,其孩子的先天畸形發病率更高。
《研究》結果顯示,在產后第42天進行的調查中診斷出的先天性畸形發現,未使用任何藥物組的嬰兒先天畸形發病率為1.46%,使用過含中藥組的嬰兒先天畸形發病率為3.46%。
在本次研究中,中藥指的是單味藥材、傳統特定配方或中成藥。對于有中藥暴露人群的定義,研究劃定為,在孕前至少接受過一個療程的中藥治療或在孕早期至少服用過一個中藥處方的孕婦。研究表示,孕期安全對于孕婦來說特別重要,任何治療都可能影響胚胎與胎兒的健康。
中藥也有很多孕婦禁用藥
那么,孕婦到底能不能用中藥治療疾病?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最先把“妊娠禁忌中藥”的名詞正式訂入序例,并在妊娠禁忌中藥的綱目下載有妊娠禁忌中藥87種,成為中醫藥理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太原醫院生殖中心主任醫師張衛援曾在其文章中介紹,中藥對孕婦和胎兒的危害性,根據程度上的不同可分為:禁用藥和慎用藥等。凡是禁用藥,孕婦絕對不能使用。禁用藥大多數是毒性較強或藥性猛烈的藥物,如巴豆、牽牛子、商陸、馬錢子、水銀、麝香、水蛭、牛膝等。慎用藥寶庫通經去瘀、行氣破滯以及辛熱、滑利等藥物。如桃仁、紅花、大黃、枳實、烏頭、附子、肉桂、半夏、干姜、冬葵子等。慎用藥應根據孕婦的疾病情況,在醫生的指導下酌情使用,能不用盡量不用。
中藥服用不當還易致肝損傷
另外,用藥不當還會損傷肝臟。“藥物性肝損害”顧名思義,就是跟藥物相關的肝損害,也就是用藥過程中無論是藥物本身也好或者藥物的代謝產物也好,通過不同的途徑損害了我們的肝臟,這種情況就是藥物性肝損害。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感染疾病科副主任醫師徐京杭介紹,自從有了藥物,藥物性肝損害就是不可避免的,無論西藥還是中藥都可能引起肝損害。從發病的情況來講,有人曾經做過這樣的統計,急性肝損害住院病人里面大概10%的病人是藥物性肝損害。像雷公藤、何首烏都是具有明顯肝損害副作用的,其他的還有番瀉葉、五倍子、千里光等,這些中藥都有可能會引起肝損害。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產科副主任醫師范建輝提醒,懷孕期間,無論是西藥還是中藥,都應在醫生指導下服用,成分不明的中草藥要杜絕。
轉載請注明來源保健時報微信公眾號
本文封面圖片及文內圖片來自版權圖庫
記者 || 燕聲
原標題:《孕期用中藥要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