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健身成為許多人的選擇,帶動各類線上賽事、活動發展。這既為體育產業的發展和轉型提供了新方向,也為推廣群眾健身提供了新思路。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提升,越來越多的人主動鍛煉,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
近兩個月來,體育社會指導員李玉明每天下午都會拍攝一段自己的健身操視頻,分享到社交平臺。“宅”在家中的這段時間,他成了很多人的“居家健身教練”。“一條視頻的點擊量通常會超過10萬,看得出大家對運動指導的需求很大。”每日堅持線上發帖,讓李玉明收獲了不少粉絲。
“宅家”不能忽視運動。體育明星、體育社會指導員錄制健身視頻,向大眾推廣簡單易學的鍛煉方式。相關行業也積極進行線上布局,健身小程序“打卡”、“線上”挑戰賽招募等多種形式提升了大眾的參與度,也帶動人們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
健康意識提升
家住深圳的網友“謨瑜”,結合網上視頻自創了一套鍛煉“秘籍”。“鍛煉多了,總結出了一些經驗,不同項目搭配著練,枯燥的健身過程也變得有趣了。”在她看來,每天運動出出汗,心情都變好了,希望早點練出好身材。
如今,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健身和健康的重要性,“宅家”的時光中,很多人從健身“初體驗”到逐步制定健身計劃和目標。從長期來看,人們在此期間養成的運動習慣會得到相當程度的保留,健身運動有望成為生活常態。
各類線上賽事、運動會應運而生,讓居家運動不再單調。國家體育總局社會體育指導中心聯合知名運動員推出的“線上親子賽”,邀請家長和孩子共同參與,在健身的過程中收獲親子互動的樂趣。在上海市楊浦區四平路社區,體育指導員、家庭健身指導員為了增加居家鍛煉的趣味性,推出了健身“寶典”,其中既有適合老年人練習的木蘭拳、廣場舞,也有年輕人喜歡的有氧操、小朋友感興趣的健身小游戲。以社區為平臺,居民們居家鍛煉的熱情得到進一步激發。
“云健身”秀創意,也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人們的社交需求。在四川省成都市體育局主辦的“健身達人就是你”活動中,市民“曬”出的居家鍛煉視頻花樣百出,桌上臺球、晾衣竿熱舞等精彩的健身創意引來網友紛紛點贊。
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研究員張漓認為,隨著公眾健康意識的進一步提高,越來越多的人從被動運動變成主動鍛煉。“一方面,加強鍛煉將防治疾病的關口前移;另一方面,健身能夠提升生活質量。”
產業迎來機會
疫情期間,阿里體育聯合優酷少兒推出了“在家也能上的體育課”項目,近2000集少兒親子體育課程、220余場直播,吸引了超千萬用戶觀看、參與。其中重點打造的“冠軍體育課”已完成4季節目,邀請了多個體育項目共27位冠軍出鏡。該項目負責人安國認為,最近兩個月體育機構從線下到線上的集體轉移已是明顯趨勢。
在北京冬奧組委運動員委員會主席楊揚看來,線上模式為人們參與體育運動提供了有效路徑,有望為產業和行業發展帶來新的機會。
據統計,許多健身、體育培訓類APP在疫情期間的用戶活躍度有了數倍增長,線上課程的開發和完善也為大眾提供了多樣化選擇。齊動力網球推出了一款叫作《熊孩子居家運動攻略》的課程,受到很多家長和孩子的歡迎。青少年籃球培訓機構東方啟明星將已有的線上課程免費向學員開放,并通過與視頻平臺合作,分發給更多家庭。將“主戰場”轉移到線上,可以為品牌贏得關注度,積攢口碑,但未來能否催生新的商業模式,還有待進一步開掘。
線上模式或許將帶來行業變革,讓健身培訓機構、體育媒體平臺更加重視大眾需求,重新進行業務布局。業內人士認為,隨著人們健身意識提升、消費需求增加,將為產業發展注入新動能。以線上技術為支持、線上線下結合的健身休閑服務,或將成為行業轉型的方向之一。
健身服務升級
疫情期間,各地因地制宜,積極調動體育資源,將一系列接地氣的居家健身活動送進千家萬戶。在哈爾濱的首屆全民健身線上運動會中,廣播操、開合跳、平板支撐等幾項易于居家進行的體育項目頗受歡迎。
青海省開展“全民健身、抗擊疫情”活動,體育協會與社會力量積極參與,涌現出近千名網絡“居家健身教練”。遼寧舉行的“居家健身達人秀”、上海發布的“我愛我家健康屋”等活動,也在倡導健康生活方式,為群眾健身運動的開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日前,多地的體育場所陸續恢復營業。在上海洛克公園(繽紛城館),這些天已有不少球友預約進場。據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球場采取預約、登記等方式進行人數控制。
不過,專家表示,恢復戶外運動還是要循序漸進、量力而行。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國民體質研究中心主任助理馮強建議,如果“宅家”期間沒有保持規律的運動狀態,恢復運動后不要猛然增加訓練量,“不能操之過急,每周提升10%—20%的訓練量是比較合理的安排。”他同時提醒,運動前的準備活動和運動結束后的拉伸放松都很重要,可以減少運動損害,有助于恢復身體狀態。
參與健身并不難,關鍵在于找到適合自己的運動,并在科學指導下進行。首都體育學院教授鐘秉樞認為,應總結疫情期間的經驗,探索建立社區體育健康等社團組織。“這樣既能帶動居民參與體育運動和健康活動的熱情,又可以充分發揮體育的社會整合作用,擴大群眾參與,反映群眾訴求,推動社區健身服務提質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