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可見一些人因工作勞碌、精神緊張或遇到緊急突發事件,而出現口舌生瘡,也有人因外感時邪而牙齦腫痛,甚至鼻子出血,大家便會說這個人“上火了”。“火”是怎么回事?中醫對“火”是如何認識的?上火了該吃些什么藥?生活中該注意些什么?除了吃藥,還有沒有簡便的“去火”方法?今天我們請有關中醫專家來給大家談一談這方面的問題。 ——主持人
朱丹溪生活于公元1281~1358年,元代婺州義烏(今浙江義烏)人。他的主要醫學著作有《格致余論》、《局方發揮》,至于流傳至今的《丹溪心法》、《丹溪心法附余》等書是后人整理朱氏臨床經驗寫成,對后世影響也很大。在他的學術思想中,主要有“陽常有余,陰常不足”、“氣常有余,血常不足”、“氣有余便是火”等等。
宋代的《局方》一直盛行至元代,即朱丹溪所處的時代。當時醫者濫用辛熱燥烈中藥,而造成嚴重的傷陰劫液之弊。朱丹溪目睹其害,潛心研究,深有所得,而著《局方發揮》一書。書中剖析誤用辛熱燥烈中藥之害,在糾正用藥時弊方面發揮了重大作用。他主張養陰抑陽,并把這個觀點貫穿整個人生。朱丹溪的主要攝生原則是“幼年不宜過于飽暖,以護陰氣。青年當晚婚,待陽氣成長。婚后當節制房事,攝護陰精”。今天重溫這一段明訓,對現代養生仍有深遠的指導意義。
“氣有余便是火”是指陰液不足,陽氣偏盛,引起的目赤、咽痛、牙齦腫痛等虛火上炎的證候,也包括由于五志過極,色欲無度,相火妄動,飲食厚味等引起的陰虛陽亢、氣郁化火而產生的肝火、膽火、胃火、心火的證候。
朱丹溪認為正常人應是“氣血沖和,百病不生,一有怫郁,諸病生焉”。也就是說,健康人應氣血協調,運行通暢。氣血是相依相成的。血有賴于氣的推動而運行,氣有賴于血的供養而發揮推動、溫煦、防御、固攝、氣化的作用。人體的生理功能有賴于氣血功能的協調來維持,一旦失調,便可發病。
有鑒于此,正常人是不能亂用扶正補益藥的,一旦亂用,勢必要打亂人體的氣血陰陽的平衡。在非典期間,一些防治處方想用扶正以達祛邪的目的。須知扶正補益藥,專為虛證而設,如無虛證切勿濫用。虛證分氣虛、血虛、陰虛、陽虛,調治之后務必保持氣血陰陽相對平衡。若亂用人參、黃芪之類補氣藥,而不配以補血藥,氣血就不協調了。氣為陽,血為陰,服補氣藥勢必造成陽盛陰衰,陰虛生內熱,虛熱就自然而然地發生了。于是出現口干舌燥,咽喉熱痛,心中煩熱,尿赤便秘等癥狀。極易誘發各種炎癥,進而降低人體的抗病能力與免疫力。若亂用補氣藥,很可能產生“氣有余便是火”的證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