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機構對其專門人才培養是事業發展的依賴,唐代“太醫署”不僅是中國醫藥學歷史上最早的教育機構,更是世界醫學史上最早的醫學校之一,為中醫藥發展與傳承起到了至關重要作用。近代史上北洋政府“教育系統漏列中醫案”就是通過針對“漏列”手段遏制中醫藥事業發展,可見中醫藥教育機構在中醫藥事業發展中的重要地位。
【“中醫黃埔”有淵源】
1986年12月,時任衛生部副部長、國家中醫管理局局長、黨組書記胡熙明到位處巴渝大地的重慶中醫學校視察工作,在聽完學校歷史沿革的匯報后,感慨將其譽為“中醫界的黃埔”。“黃埔軍校”是中國近代特殊歷史條件下濃彩重抹的一筆,是中國革命軍事與政治人才的搖籃,愛國、革命的黃埔精神影響至今。“中醫界的黃埔”稱謂意味著巴渝大地中醫教育機構在新中國中醫教育事業中舉足輕重的地位。“中醫黃埔”不是簡單意義上的評價,有其厚重歷史支撐與和黃埔軍校一樣的優秀人才儲備,這里是新中國中醫教育的發祥地。
1912年2月12日,袁世凱迫使清宣統帝溥儀頒布退位詔書,清朝政府結束了276年的統治。太醫院隨清朝政府銷聲匿跡,同時也意味著中醫藥官方醫療與教育機構的隨之消失。然而當年10月還在袁世凱臨時大總統期間的教育部頒布《大學令》(壬子學制),執行新學制,新學制將中醫教育排除在現有教學體制外,由此引發了近代醫學史上中醫界首次抗爭救亡運動,史稱“教育系統漏列中醫案”。因此,爭取辦學立案、將中醫教育列入學制系統之內成為北洋時期中醫教育的焦點。抗爭結果雖然未能達到將中醫教育列入教育系統之目的,但它迫使北洋政府當局公開肯定中醫中藥的重要作用,答應中醫藥學校課程暫從緩議,允許民間中醫學校可先行自謀組建。
1915年上海和1917年廣東兩所中醫藥專門學校在內務部成功立案。從1915年至1928年,陸續有河南、湖北、福建、長沙等中醫藥專門學校成功立案,開啟我國近代中醫辦學教育的初建階段。1929年國民政府衛生部第一屆中央衛生委員會議通過了《規定舊醫登記案原則》,“廢除中醫”激發全國中醫第二次抗爭,抗爭一直延續到1936年1月國民政府正式頒布“中醫條例”。時任中央國醫館館長焦易堂認為“相關條文為中醫教育列入政府正規教育學制體系邁出第一步”。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中醫教育合法化爭議就此擱淺。
抗日戰爭將重慶帶入一個特定歷史定位。從1937年11月國民政府發布《國民政府移駐重慶宣言》到1946年5月5日發布《還都令》(還都南京)的八年半期間,重慶一直是中國的“戰時首都”。國民政府于1940年9月6日定重慶為“陪都”至1949年11月30日重慶解放的九年多期間,重慶也是中國的陪都。
特殊的政治、經濟、文化環境,大量內遷學校、研究所、工廠等帶來人才集聚,為重慶中醫藥發展帶來機會與曙光。1937年名醫龔志賢建立私立國醫院;南川籍人士、留美歸國的農學家劉雨若在南川縣三泉鎮創建金佛墾殖社,種植抗瘧藥物常山,以解決抗日軍隊瘧疾流行問題,至今延續成為歷史最長的藥物種植研究所;1938年重慶市衛生局成立,1939年接管市民醫院轉為官方醫院,并頒布醫院、醫生中西藥暫行管理規則;6月5日陪都中國國醫學會成立(理事長張簡齋),1940年市長吳國禎批復衛生局梅貽琳呈文,準聘張簡齋為中醫審查委員會主任委員;1943年衛生署撥1000萬法幣創辦陪都中醫治療所,聘請張簡齋、宦世安、胡光慈等中醫名家輪流義診,次年改為陪都中醫院,成為第一家官辦中醫機構;1945年全國中醫公會在重慶成立,并召開第一次代表大會,會期三天,參會代表百余人,推薦張簡齋為理事長;1949年11月30日重慶解放,西南軍政委員會即刻開展衛生工作,當天即赴“11·27慘案”現場清理先烈遺體、遺物,開展衛生消毒等工作,隨后接管部分醫院。
1950年1月25日,西南軍政委員會、重慶市衛生局聯合召開醫務工作人員座談會,軍政委員會主席劉伯承、衛生部長錢信忠、重慶市軍管會衛生部長魯之俊出席會議并講話,中醫界代表龔志賢、護理界代表王萬珍在會上表示擁護人民政府,做好衛生工作。1951年3月12日西南軍區衛生部創辦的重慶中醫進修學校成立,魯之俊任校長。這是新中國第一個中醫教育機構,標志著新中國中醫教育在巴渝大地揚帆起航。
【“中醫黃埔”有作為】
魯之俊(1911—1999),來自延安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西醫外科專家。他虛心向中醫針灸大家任作田學習,當年在白求恩醫院開展針灸臨床工作,1945年6月間還在《解放日報》上發表《針灸治療的初步研究》一文,成為西學中典范。從而開啟人民軍隊及邊區百姓對中醫新的認識,獲陜甘寧邊區政府特等模范獎,對后世中國及全球的針灸研究及臨床起到了重大歷史作用。魯之俊還編寫了《針灸講義》。1947年后,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魯之俊在二野、三野、四野推廣針灸療法,《針灸講義》是每一個衛生員背包中的必備之物,由此提高了部隊的戰斗力。在1950年的全國衛生工作會議上,朱德總司令號召要團結中西醫,向魯之俊學習。1950年西南衛生部工人醫院率先開設針灸科,率先開展中西醫結合實驗工作,與時任西南軍區衛生部副部長兼重慶市軍管會衛生部部長,西南軍政委員會衛生部副部長,西南行政委員會文化教育委員會副主任兼衛生局局長魯之俊的影響不無關系。1987年由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70多個團體會員組成的世界針灸學會聯合會在北京成立。魯之俊被全體執委一致推選為終身名譽主席,這與他以外科醫生身份開展中醫針灸研究與推廣的經歷不無關系。1955年,我國最大的中醫藥研究機構——衛生部中醫研究院(現中國中醫科學院)籌建之際,魯之俊主動請纓進京任職,擔任第一任院長兼黨委書記。
冉雪峰(1877—1963),飽讀詩書、六世醫傳。參加“南昌起義”,時任中華民國軍政府鄂軍軍務部秘書長兼湖北新聞社社長期間,因公開列舉袁世凱十大罪狀被關押北京獄中,至袁世凱死亡后出獄。在民國政府扼殺中醫之時,身居湖北的冉雪峰與身居河北的張錫純結盟抗爭,成就中醫泰斗“南冉北張”結盟佳話。1923年集資創辦湖北中醫專門學校,名醫宦世安、熊濟川都是其門生。1938年武漢淪陷后舉家遷往重慶。1954年應邀出任重慶中醫進修學校校長,組織編寫第一套中醫進修教材,著有《內經講義》《傷寒論講義》,1956年奉調衛生部中醫研究院工作。
胡光慈(1910—1975),湖北江陵縣人,出身書香門第,從小體弱,萌發學醫念頭,1933年拜湖北中醫冷再興為師,1936年就讀于南京中央國醫館中醫特別研究班,學成返漢懸壺應診。1938年武漢淪陷,舉家移川。1943年受聘為陪都中醫院兒科主任醫師,1945年為陪都中醫院副院長,編寫《實用中國小兒科學》,銷行甚廣,影響深遠。1951年3月參加籌辦西南衛生部重慶中醫進修學校,9月受聘副校長一職,1956年出任校長。1957年調任中醫研究院后因種種原因而未能成行。著名的“天麻鉤藤飲”就是出自其1958年所著《中醫內科雜病證治新義》。胡光慈忠于黨的中醫教育事業,因工作突出,1960年受到毛主席親切接見。
任應秋(1914—1984),17歲畢業于重慶江津縣國醫專修館,開始醫學生涯,其祖父又聘請了當地著名老中醫劉有余到家中為其教授中醫典籍,并設立濟世診脈所,積累一定實踐經驗。1936年任應秋在上海中國醫學院讀書期間,虛心求教當時上海地區名醫丁仲英、謝利恒、曹穎甫、陸淵雷、陳無咎諸前輩,受益匪淺,開闊了知識領域和學術眼界,使學業大進。抗戰爆發返回家鄉應診行醫。重慶解放后應聘出任重慶市中醫進修學校教務主任,1957年調至北京中醫學院任教。
沈仲圭(1901—1986),浙江杭州人,飽讀詩書,學成即開業行醫,馳名上海。1938年抗戰爆發上海淪陷,遷居重慶,先后聘為重慶北碚中醫院院長、陪都中醫院婦科主任。重慶解放后參加西南軍政委員會中醫科工作,1953年調任重慶中醫進修學校,1955年應邀赴衛生部中醫研究院附屬醫院任主任醫師。
吳棹仙(1892—1976),重慶巴縣人。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入巴縣醫學堂,后在重慶官立醫學校師范班、重慶存仁醫學校學習。1918年與人合伙在重慶開設雙桂堂藥店,得針灸大師許直初秘傳,使許多患者針到病除,享有“神針”之譽。1932年與人共同創辦巴縣國學學舍(后改名重慶市國醫傳習所),從事中醫藥教育工作。1935年重慶國醫藥館成立,任館長。1939年創辦重慶中醫院和巴縣國醫學校。還創辦蘇生國醫院、中華醫藥科學講習所,任董事長兼所長。1954年后,先后任重慶中醫進修學校教師,重慶市第一中醫院、第二中醫院院長,成都中醫學院(現成都中醫藥大學)醫經教研室兼針灸教研室主任。1956年2月,以“特邀代表”參加全國政協二屆二次全會,將其珍藏多年的《子午流注環周圖》獻給毛澤東主席。
因為戰時的陪都文化底蘊,從淪陷區向重慶遷移過程集聚了大批優秀人才,因為解放初期西南軍政委員會重慶中醫進修學校之先,“中醫黃埔”搖籃向衛生部中醫研究院、北京中醫學院、成都中醫學院等輸送了當時的中醫棟梁之材。
【“中醫黃埔”有傳承】
魯之俊、冉雪峰、胡光慈在組織校編寫的全套中醫教材奠定全國中醫教材之基礎。該校第一期到第三期進修班學員最后許多都留校任教。1980年開始,重慶中醫進修學校受衛生部委托舉辦為期一年、共六期的全國內經、傷寒、金匱、溫病經典著作師資培訓班,他們當時不僅僅是中堅力量,更選派弟子延續經典著作的影響。這些中醫前輩的子女后來也大都從事中醫,至今懸壺于巴渝大地。
巴渝中醫高等教育機構——中醫學院,是巴渝人的期望,從1945年陪都時期全國中醫聯合會上提案開始動議,歷經解放初西南大區撤銷文化重心轉向成都,隨后不懈經歷80年代借振興中醫再次動議、90年代借直轄市成立動議、2001年3月并入本地醫學院升格為高等教育20年,最終將在2022年守住正統文脈完成華麗轉身,開始招生。
巴渝中醫,創中醫建校之先,為共和國輸出首批中醫棟梁之材,中醫前輩們培養弟子與子女做中醫世代傳承人,在全國恢復高考后不斷加入成人教育、本科、研究生教育,到如今大量博士等新鮮血液加入,使得巴渝大地中醫守正統文脈、世代相傳,鑄就了巴渝大地中醫黃埔之美。(洪蕾 重慶醫科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