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福建中醫學院附屬醫院痔瘡科師生合影,前排左一為陳民藩。
陳民藩(左一)指導專利研發團隊進行技術攻關。
陳民藩,1935年12月生,福建省福州市連江縣人。從事中醫肛腸專科醫、教、研工作六十余年,系福建省中醫肛腸學科創始人、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人民醫院中醫肛腸學科學術帶頭人。主持的“枯痔療法”科研項目,獲得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獎和福建省科技成果獎;構建了“濕熱論治、以通為用、內外并治、存體寡損、形神兼顧”的閩派中醫肛腸學術思想精髓。
66年前,他放棄進入省衛生廳工作的機會,帶著從學校習得的西醫知識,踏進了福建省人民醫院(現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人民醫院)的大門,“解決患者病痛”是他行醫路上的初心。
60年前,他輾轉沈陽、長春、哈爾濱、大連……在祖國各地留下了行醫足跡,“為人民服務”刻在了年輕的心里。
44年前,他主持的“枯痔療法”科研成果獲得全國科學大會獎,在頒獎前一天,他為接診一位重病患者,放棄了赴京領獎。
如今,他雖已進入耄耋之年,卻仍活躍在臨床一線,每周堅持半天門診和一次病房查房。
今年,他已87歲,獲評“國醫大師”后,始終用心用情踐行自己的行醫使命,并未因榮譽等身有絲毫改變。
他就是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人民醫院肛腸科主任醫師陳民藩,從事中醫肛腸學科醫教研工作六十余載,帶領福建省在痔瘡的治療上走在全國的前列,讓福建省成為了“枯痔釘的故鄉”。
目不窺園,堅定岐黃心
一次永別,在他心中埋下學醫的種子。
1941年,6歲的陳民藩第一次直面死亡。向來神采奕奕的母親因為感染霍亂,短短幾天,整個人迅速萎靡,陳民藩被迫與母親分開,直到母親離世的消息傳來。
“疾病帶走了我的母親,我當時就想如果我是一個醫術精湛的醫生,就不會束手無策。”
陳民藩自小敏而好學,三歲開始讀《論語》《孟子》《莊子》等書籍,大量的閱讀為日后深研中醫典籍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953年,陳民藩入讀福州醫士學校。在這里,他專心篤學,目不窺園,課上認真聽講,課后大部分時間都泡在圖書館里學習各種專業書籍。一本書、一支筆,邊讀邊記。刻苦求學的他收獲了優異成績和同學老師的認可。入學第一年,陳民藩擔任了學生會學習部的部長,第二年擔任了學生會主席。
1956年,臨近畢業的陳民藩因在校期間表現優異,被分配到了福建省衛生廳工作,但一心想做臨床工作的陳民藩最終選擇成為福建省人民醫院的一名臨床醫生。正是這個選擇,讓學習西醫的他有了系統學習中醫的機會。
當時醫院要求醫生們去福建中醫進修學校聽課,于是陳民藩除了上班的時間,別的時候都去“補課”,進而接觸了大量的中醫典籍,從《藥性賦》《湯頭歌訣》《黃帝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等中醫經典著作,到《外科正宗》《外科大成》《外科理例》等外科專著,他在中醫典籍中探賾索隱。但他并不滿足于現有學習,1957年報名在福建業余大學中醫專業學習,此后也一直沒有停下學習的腳步。
“功夫在醫外”,一名醫生在精研醫術的同時,也應該“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才能做到“中曉人事”。從諸子百家、漢賦、元雜劇到明清小說,陳民藩無不涉獵。
在女兒陳丹的眼中,陳民藩永遠保持著對知識的如饑似渴,“從我記事起,父親的書房就堆滿了各類書籍,讀書和看病是他做的最多的兩件事”。
陳民藩認為,只有在掌握經典中醫理論的基礎上,收百家之長,在眾多醫學古籍中繼承挖掘,臨床實踐遵古而不泥古,時時總結發微,技藝才能日益精進。他在長期的臨床工作中,勇于探索,勤于思考,窮岐黃奧旨,繼古圣先賢,為日后帶領福建肛腸學術的發展筑牢根基。
扛起閩派肛腸學科大旗
1956年是陳民藩從事中醫肛腸工作的第一年。初出茅廬的他接診了一名因血便、疼痛等癥狀在其他醫院當作痔瘡治療卻一直不見好轉的患者。通過詢問病史、仔細的指診檢查,陳民藩發現患者肛門深處有一個占位病變,他趕快請來更有經驗的老師再檢查,經過反復檢查,最后確診為直腸癌。患者隨后到上海的大醫院做了手術,切下有半個乒乓球大小的腫瘤。
發現了其他醫院外科主任漏診的直腸癌,年輕的陳民藩更加堅定了要用所學知識為患者解決病痛的決心。他從研究規范枯痔釘砒霜的安全用量著手,讓枯痔釘不再是“以毒攻毒”。
在中醫學上,“痔瘡脫水干枯壞死”叫枯痔。枯痔療法在我國有悠久的歷史,其中應用枯痔散治療最早見于南宋,之后演變發展成枯痔釘療法。20世紀五十年代前后,枯痔釘療法盛行,但傳統的枯痔釘含砒霜、明礬等藥物,把握不好分寸會發生砒霜中毒。
如何減少傳統枯痔釘“以毒攻毒”帶來的毒副作用?陳民藩開展了一系列的科學研究和臨床攻關。他先將含砒量降低,通過3000多例臨床數據,以及持續的實驗研究,找到了含砒枯痔釘合適的用法用量,得到同道的認可,寫進含砒枯痔釘的診療規范中。六十年代初,他又研究出了去掉砒霜、留下明礬的“無砒枯痔療法”。
“我們發現,使用無砒的枯痔釘后,患者肝腎功能不受影響,但有些患者會發燒,我們就想如何減少感染,后來嘗試著用注射療法,調配出合適的枯痔液,做到無菌操作,解決了發燒、血尿的問題。”在不斷的研究中枯痔液誕生了。
1978年,陳民藩主持的“枯痔療法”研究攬獲全國科學大會獎、福建省科技成果獎,也因此確立了福建肛腸專科在全國的影響力,福建省更是被譽為“枯痔釘的故鄉”。
在痔瘡治療中,陳民藩帶領團隊不斷探索。掛線療法是傳統中醫療法,是用醫用絲線、橡皮筋等纏扎患病組織,利用“掛線”的緊箍力,使局部組織壞死。掛線療法多應用于高位肛瘺、深部膿腫的治療。陳民藩認為掛線療法還有引流、止血、標志物等作用,他將掛線療法進一步應用到肛裂并肛門狹窄、恥骨直腸肌肥厚、痔術后肛門直腸狹窄等疑難疾病的治療,并加以演化,形成了“多掛線術式”“切掛留皮橋術式”“嬰幼兒肛瘺掛線術式”等手術模式,臨床效果顯著。
同時,他還重視中醫藥在肛腸學科的特色作用,運用“酸澀收斂”理論研制了紫白膏、消炎生肌膏、消痔洗劑、黃白膠囊、黃術膠囊等一批富有專科特色的中藥內服外用制劑,應用于不同疾病或同一疾病不同階段,有其獨特療效,在福建省內及東南亞地區廣泛應用。
陳民藩不僅關注藥物研發,還重視對治療器具的創新。早年科室缺少實用的肛腸手術器具和換藥器具,陳民藩帶領團隊研究設計出一系列適合肛腸手術和換藥的專科工具,如探針、鐮刀探針、調藥勺、引導針等。
幾十年如一日的臨床工作,陳民藩勤求古訓、博采眾長,應用和發揚中醫學天人合一、辨證論治的學術思想,結合福建地域、季節特點,肛腸疾病病因和位屬特征,逐步提出并形成了“濕熱論治、以通為用、內外并治、存體寡損、形神兼顧”的肛腸病診療和康復思想,建立“陳民藩中西醫結合診療肛腸病模式”,豐富提升了中醫肛腸學科的防治水平,逐步形成閩派中醫肛腸的學術特色。
心系患者,畢生踐行醫者心
“1962年12月1日”,當陳民藩被問到入黨時間,這位老黨員脫口而出。
那時,陳民藩受邀到遼寧沈陽診病,當時他與雷鋒班的戰友們同吃同住,一起“憶雷鋒、學雷鋒”。半年時間里,他在沈陽、長春、哈爾濱、大連、旅順等地給患者看病。返院后,立即提交了入黨申請書,至此“為人民服務”成為他踐行了一生的使命。
20世紀六七十年代,醫院病床數不足,住院條件也不完善,因此醫生帶著醫療器具前往病人家中診治疾病的“家庭病房”十分流行。每到這時候,陳民藩都會帶上印著“為人民服務”五個大字的小藥箱。
“過去下鄉很多,出診我們都背著小藥箱,每年都要到山區輪流巡診,哪里有病人需要我們,我們就到哪里。”他說,作為黨員就要為人民做事情。
這個小藥箱,現在還保存在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人民醫院的陳民藩國醫大師傳承工作室中,成為了科室一代又一代人不忘初心的“強心劑”。
臨床上,陳民藩注重“非觀血、少損傷”療法的應用,以減少術后并發癥、后遺癥的發生。“老師經常對我們說,要多為病人著想,讓病人少花錢、看好病,不斷地去提升技術。”學生石榮告訴記者,陳民藩為了讓學生提升技能,就讓年輕醫生們拿季節性水果練技術。
夏季葡萄多,陳民藩讓學生用葡萄練手。手術切口小,對肛口組織損傷就少,病人痛苦就少。陳民藩用筆在葡萄上圈定個小范圍,讓學生將圈定的范圍“摳”下來,并最大限度地保護葡萄完整性。葡萄過季了,就改用橘子。
陳民藩不僅在技術上盡量讓患者少受痛苦,在經濟上更是為他們著想。陳民藩至今都是以普通號出診,看診時會經常詢問患者“經濟上有沒有什么困難”,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提供最適合的治療方案。他每每開的方藥都是小而精且價格便宜。學生單蘇圓說:“老師總說醫生一定要為患者多考慮。”
凡是陳民藩接診的患者,他都必定會負責到底,從術前到術后,乃至換藥、貼膠布都會親自動手。在電話還不普及時,碰上外省來的患者,陳民藩會提前記下患者地址,以便屆時寫信提醒回來復診。
在固定電話還比較常用的年代,陳民藩從來不許家人長時間使用電話,就怕醫院有緊急電話打來。晚飯后大部分時間他都會去醫院看病人,甚至有時候整夜都不回家。
2003年,陳民藩退休了,但他在此后近十年的時間里,依舊堅持每周一、三、五出門診,年接診量3000余人次。后來因身體原因減少了門診次數,但至今仍堅持每周半天門診和一次查房。
“我父親不是在給人看病,就是在看書、寫書。”陳丹告訴記者,陳民藩畢生都在為患者為病人著想。從事中醫肛腸工作幾十年,陳民藩足跡遍及全國35個省級醫院、56個縣級醫院,為患者實施手術,“也許在某些人眼中,搞肛腸是個臟兮兮的工作,我一干就是數十年,樂此不疲,因為能夠為人民服務,我深愛我的工作。”陳民藩說。
本色示范,口傳心授育桃李
“認真做事,簡單做人”是他的人生本色。
“關于父親獲得的很多榮譽,我都是從他的學生那里知道的。”在女兒陳丹印象中,父親從來不在家人面前提及自己獲得的成就,呈現的永遠是一個兢兢業業、懷有仁心的醫生形象。
1990年后,科內許多的老同志先后退休,年輕人還不能獨挑大梁,陳民藩就奔波在門診、病房和手術室。遇到普通的病例,給年輕醫生做助手,當“定海神針”;復雜的病例,則術前分析,術中指導,術后評點。
在學生眼中,陳民藩如師如父,時時關心學生的日常生活和專業上的精進。“老師對我們來說不僅是傳道授業”學生梁瑞文說,陳民藩經常對學生們強調,“人而無恒,不可以為良醫”,中醫藥學博大精深,必須認真鉆研,深入思考,持之以恒,久而久之,便可水到渠成,成為一名好醫生。
退休后,陳民藩最愛的事就是去醫院轉一轉,鼓勵學生們在傳承中創新。在陳民藩的指導下,學生石榮帶領團隊針對當代痔吻合器療法,創新地提出“大C環”療法以及精確切除療法等,并實現了成果轉化,在專科工具研發上取得了多種實用新型發明專利。
“開放辦科,領先半代。”這是陳民藩常說的一句話,他要求師承弟子要比同期畢業的醫生早“成名”半代。陳民藩認為35~45歲是外科醫生的黃金時期,這個階段他們的思維最活躍,且已經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要讓他們有發揮的平臺,這樣學術流派才不會斷層,學科發展才不會銜接不上。
作為第二、第四、第六和第七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陳民藩帶徒時,總是細心指導、諄諄教誨,第二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人石榮、蔡而瑋,第四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人梁瑞文、鄭文彬,第六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人王菁、單蘇圓等眾多年輕醫生迅速成長起來,成為福建省肛腸專科醫教研的中流砥柱。
60多年來,陳民藩重視學術的傳播和經驗的下沉。他積極把最新的技術和看家本領向同行和基層醫生傳播,講學、會診的足跡遍布祖國的大江南北和福建省的縣鄉農村,主持舉辦全國及福建省肛腸病學科新技術學習班近百期,培訓專業人員1萬多人次。他先后發表了60多篇醫學論文,撰寫《陳民藩學術思想與臨證經驗》等醫學專著、合著6部。如今,陳民藩國醫大師傳承工作室也在繼承陳民藩學術思想的基礎上,建立了一個由40多家專科參加的閩派中醫肛腸醫聯體,建成了20個二級工作站,將核心技術下沉到基層中,造福當地百姓。
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人民醫院肛腸科從剛開科時只有兩三個醫生、十幾張病床,發展到現在3個病區180張床位,相當于一個二級醫院的規模,并設有專科獨立手術室、中醫藥研究室、名老中醫傳承工作室和盆底工作站,培養了石榮等30人醫學專家團隊,年完成手術量近萬臺,在高位復雜性肛瘺、環狀混合痔、盆底疾病等專科疑難疾病的診療水平居于全國領先地位。陳民藩倡導的“務實求精、服務大眾、開放辦科、領先半代”理念,在學科傳承人的帶領下,不斷傳承創新,中醫藥特色、專科規模、服務能力和影響力得到持續蓬勃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