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6-2030年)》發布,中醫藥發展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中醫藥學凝聚著深邃的哲學智慧和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健康養生理念及其實踐經驗,是中國古代科學的瑰寶。
在全球人口老齡化和慢性病發病率逐年提升的背景下,中醫藥在預防疾病和治療慢性病方面體現出不可取代的突出優勢,成為了世界范圍內令人矚目的“中國方案”,同時也正在撬動著萬億級的市場體量。
中藥起源與發展
早在幾千年前,我們的祖先就在日常飲食勞作和與大自然的抗爭中積累了用藥知識。他們發現食用了某些動、植物后具有減輕或消除病痛的功效,這就是人類認識中醫藥的起源。
從“伏羲氏嘗味百藥而制九針”、“神農嘗百草”到“伊尹制湯液”,中醫藥文化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源遠流長。
上醫治未病 中醫藥已成慢病調理有力武器
在現代醫學產生之前,靠著一根銀針、一把草藥,中醫藥護佑著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生命傳承,并從望聞問切的診治,拓展到天人合一的生命哲學觀。這種醫養結合的健康觀早已融入中國人的生活方式。“虛邪賊風,避之有時”,這類因時而動的保健方法,至今仍在民間有著強大的生命力。中醫藥歷經幾千年的不斷豐富和發展,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生命觀、健康觀、疾病觀、防治觀,尤其是中醫藥在預防疾病和治療慢性病方面優勢突出。
陰陽失衡 疾病上身
在中醫看來,疾病發生的原因是機體陰陽失衡。
出現陰陽失衡有兩大原因,即內因(包括喜、怒、憂、思、悲、恐、驚——七情)和外因(風、寒、暑、濕、燥、火——六淫),恢復陰陽平衡有基本六大途徑——認知、情志、藥膳、經絡、導引、功法。通過這些手段“扶正祛邪”,即調整內外因,使人體恢復平和體質。
“扶正”即激發或增強“陰陽自和”(機體自身的調節修復功能)的能力;“祛邪”則是祛除作用于機體的外邪,并清除由于外邪作用而導致機體陰陽失衡所產生的內邪,從而糾正陰陽的偏勝偏衰,恢復人體的陰陽平衡。
藥食同源 慢病防治重在“養”
《中國防治慢性病中長期規劃(2017-2025年)》中提出,要堅持預防為主,推動由疾病治療向健康管理轉變,并強調要發揮中醫治未病優勢,大力推廣傳統養生健身。
慢病防治是一個龐大而繁雜的系統工程,只有建立科學、完善、系統的健康生活方式,才能遠離慢性疾病的威脅,這就是中醫所說的“治未病”。
“治未病”一直是中醫藥的核心理念。“上醫治未病”最早源自于《黃帝內經》所說:“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謂也”,即中醫講究的是“防患于未然”,現在的癥狀解決不了,未來必然會發展出新的病癥。
慢病的防治重在“養”,講究“三分治七分養”,將中醫養生理念融入慢病管理中,未病先防,既病防變,瘥后防復,強調重視顧護正氣,提高機體的抗邪能力,達到未生病前預防疾病的發生 ,患病后防止病情的進一步發展 ,疾病痊愈后防止復發的目的。
提到養,就必須提到“藥食同源”,它和“養生治未病”都是中醫藥文化的重要思想。
《黃帝內經太素》一書中寫道:“空腹食之為食物,患者食之為藥物”,這便是“藥食同源”思想的起源。其實,早在神農時代,藥與食不分,人們在尋找食物的過程中認識到許多食物可以藥用,許多藥物也可以食用,兩者之間很難嚴格區分,后來隨著經驗的積累,藥食才開始分化,食療與藥療也逐漸區分。
作為日常健康管理和保養,大多數中藥材天然,物美價廉。多數中藥取自天然植物,毒副作用相對較少,甚至很多藥物就是日常食品,如大棗、生姜、枸杞、蓮子、茯苓、薏苡仁、肉桂、花椒等。
這里不得不提到,一些原料選用強調藥食同源的保健食品,對于慢性病的輔助調理也有著其不可忽視的優勢。
由于中醫一般不會采用單一味的中藥給病人治病,而是會找到在療效上能相輔相成的中藥配成一個方劑給病人治病,這種經過配伍的方劑成份相得益彰,有助于人體對療效成份的吸收利用,其療效比一味中藥療效要強很多。
采用中醫理念的保健食品,基本上也是經過科學配伍,雖然保健食品不具備藥物功效,但是具有增強免疫力等效用,所以也對慢性病患者的調理具有重要意義。
當然,不論是中醫藥、保健食品亦或是“藥食同源”的食品,其中的中藥材對慢病的調理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因此,中醫藥也已逐漸成為慢病調理的有力武器,成為當下慢病時代的“中國方案”。
節選自《知識經濟》2022·6月刊封面報道《中醫養生與慢病調理樣本——解密御坊堂養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