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vr精品专区-国产vr一区二区-国产v成人精品播放-国产v的在线观看-国产v国产v片大片线观看网站-国产v精品欧美精品v日韩

中藥網

微信掃一掃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貨一手掌握

掃一掃關注

掃一掃微信關注
天下好貨一手掌握

近200個中藥的鑒別要點!收藏!

   2021-10-25 7690
導讀

中藥的鑒定是必備的專業(yè)知識,涉及中藥化學、中藥炮制學、中藥藥劑學及中藥鑒定學的內容,醫(yī)學教育網小編為大家匯總了近200個中藥的鑒別要點,希望可以幫助大家備考!常用植物類中藥的鑒別一、根及根莖類中藥1.狗脊

中藥的鑒定是必備的專業(yè)知識,涉及中藥化學、中藥炮制學、中藥藥劑學及中藥鑒定學的內容,醫(yī)學教育網小編為大家匯總了近200個中藥的鑒別要點,希望可以幫助大家備考!


常用植物類中藥的鑒別


一、根及根莖類中藥


1.狗脊藥材偶有金黃色絨毛,近邊緣1——4mm處有一條明顯凸起的棕黃色木質環(huán)紋。


2.綿馬貫眾藥材長倒卵形而稍彎曲,表面黃棕色至黑褐色,密被整齊排列的葉柄殘基和披針形的鱗葉,有黃白色維管束5——13個環(huán)列。


3.銀柴胡藥材為類圓柱形,偶有分枝。表面淺棕黃色至淺棕色。多具孔穴狀或盤狀凹陷,從斷裂處折斷可見砂粒,習稱“砂眼”。根頭部略膨大,密集排列的疣狀突起的芽苞、莖或根莖殘基,習稱“珍珠盤”。


4.太子參呈細長紡錘形或細長條形,稍彎曲。表面灰黃色至黃棕色。質硬而脆,斷面角質樣。氣微,味微甘。


5.大黃為黃棕色,根莖有“星點”(異型維管束),根無“星點”;氣清香,味苦,嚼之粘牙,有沙粒感。


6.虎杖根莖髓中有隔或呈空洞狀。


7.何首烏為紡錘形,皮部有4——11個類圓形異型維管束環(huán)列,形成“云錦花紋”。


8.延胡索(元胡)為不規(guī)則扁球形。表面黃色,有不規(guī)則網狀皺紋,斷面角質樣,有蠟樣光澤。


9.牛膝呈細長圓柱形,灰黃色,斷面平坦,中心維管束木部較大,黃白色小點斷續(xù)排列成2——4輪同心環(huán)。


10.川牛膝呈圓柱形,斷面多數(shù)淺黃色小點(維管束)排列成數(shù)輪同心環(huán)。


11.商陸具有“羅盤紋”(木部隆起,形成多個凸起的同心性環(huán)紋),久嚼麻舌。


12.板藍根呈圓柱形,稍扭曲。表面淡灰黃色或淡棕黃色,根頭略膨大,可見暗綠色或暗棕色輪狀排列的葉柄殘基和密集的疣狀突起。斷面皮部黃白色,木部黃色(金井玉欄)。氣微,味微甜后苦澀。


13.南板藍根:節(jié)膨大,質硬而脆,易折斷。斷面皮部藍灰色,木部灰藍色至淡黃褐色,中央有髓。


14.草烏為不規(guī)則長圓錐形,略彎曲,形如烏鴉頭,有“釘角”(不定根殘基),味辛辣,麻舌。


15.白芍呈圓柱形,斷面平坦,類白色射線放射狀,呈“菊花心”,味酸。


16.赤芍為圓柱形,棕褐色,斷面粉白色或粉紅色,木部放射狀紋理明顯。


17.黃連有味連、雅連、云連。味連多分枝,常彎曲,集聚成簇,形如雞爪,味極苦;雅連多為單枝,過橋較長(節(jié)間表面平滑如莖桿,習稱“過橋”),味極苦;云連多為單枝,彎曲呈鉤,形如蝎尾,味極苦。


18.威靈仙根莖下著生多數(shù)細根,根表面黑褐色。


19.升麻藥材上面有數(shù)個圓形空洞的莖基痕,洞內壁顯網狀溝紋,斷面有裂隙,纖維性。


20.防己藥材在彎曲處有深陷橫溝而成結節(jié)狀的瘤塊樣(形如“豬大腸”),斷面平坦,灰白色,富粉性,有排列較稀疏的放射狀紋理“車輪紋”。


21.苦參外皮薄,常破裂反卷或脫落。味極苦。


22.山豆根根莖呈不規(guī)則的結節(jié)狀,其下著生根數(shù)條。有豆腥氣,味極苦。


23.甘草藥材呈圓柱形,外皮紅棕色;斷面黃白色,略顯纖維性,有“菊花心”;味甜而特殊。


24.黃芪外皮黃棕色;斷面纖維性強,顯“菊花心”;老根中心呈枯朽狀或空洞,嚼之有豆腥味。


25.遠志呈圓柱形,外表皮灰黃色至灰棕色,有較密并深陷的橫皺紋,質硬而脆易折斷,皮部易與木部剝離,嚼之有刺喉感。


26.地榆斷面平坦,粉紅或淡黃色,木部有放射狀紋理,皮部可見綿狀纖維。


27.人參藥材含有根莖(蘆頭);不定根(艼);稀疏凹窩狀莖痕(蘆碗);須根上的細小疣狀突起(珍珠點);皮部有黃棕色的點狀樹脂道。


28.三七表面灰褐色或灰黃色。頂端有莖痕,周圍有瘤狀突起。體重,質堅實(銅皮鐵骨獅子頭);味苦回甜。主根習稱“三七”,支根習稱“筋條”,根莖習稱“剪口”,須根習稱“絨根”。


29.紫草藥材為不規(guī)則圓柱形,多扭曲,表面紫紅色或紫褐色,皮部疏松,呈條形片狀,常10余層重疊,質松軟,易折斷。


30.白芷藥材為長圓錐形,有“疙瘩丁”(皮孔樣橫向突起),斷面灰白色,顯粉性;形成層環(huán)棕色,近方形;氣芳香,味辛。


31.當歸藥材有根頭(歸頭),主根(歸身),支根(歸尾)。質柔韌,皮部厚,散有棕色點狀分泌腔,形成層環(huán)黃棕色,有濃郁香氣。


32.川芎藥材為不規(guī)則結節(jié)狀團塊;斷面可見波形紋;飲片習稱“蝴蝶片”。氣濃香。


33.防風根頭部有明顯密集的環(huán)紋,習稱“蚯蚓頭”;斷面有“菊花心”。


34.柴胡外表皮黑褐色或淺棕色。斷面呈片狀纖維性,皮部淺棕色,木部黃白色。南柴胡具有敗油氣。


35.山藥斷面白色,粉性;味淡,微酸,嚼之發(fā)黏。


36.丹參為棕紅色或暗棕紅色,具縱皺紋,斷面有黃白色放射狀紋理。


37.玄參呈類圓柱形,中部略粗或上粗下細,有的微彎曲。表面灰黃色或灰褐色。斷面黑色,氣特異,似焦糖。


38.地黃藥材為不規(guī)則團塊,斷面棕黑色或烏黑色,有光澤,具黏性,味甜。


39.胡黃連呈類圓柱形,略彎曲。表面灰棕色至暗棕色,有較密的環(huán)狀節(jié)。切面灰黑色或棕黑色,木部有4——10個類白色點狀維管束排列成環(huán)。氣微,味極苦。


40.龍膽根莖呈不規(guī)則塊狀,根圓柱形,略扭曲,木部黃白色,易與皮部分離,味甚苦。


41.桔梗表面淡黃色至黃色,質脆,斷面可見“菊花心”。


42.黨參根頭部有多數(shù)疣狀突起的莖痕及芽獅子盤頭,支根斷落處常有黑褐色膠狀物。有特殊香氣,味微甜。


43.白前根莖呈細長圓柱形,質脆,斷面中空,習稱“鵝管白前”。節(jié)處簇生纖細彎曲的根。


44.木香藥材呈圓柱形,表面灰褐色,斷面形成層環(huán)棕色,有放射狀紋理及褐色點狀油室。


45.川木香呈圓柱形,有縱槽;根頭偶有黑色發(fā)黏的膠狀物,習稱“油頭”,硬脆,較輕,易折斷,氣微香,味苦,嚼之粘牙。


46.白術藥材為不規(guī)則的肥厚團塊,表面灰黃色或灰棕色,切面有棕黃色的點狀油室散在,嚼之略帶黏性。


47.蒼術斷面黃白色,散有多數(shù)棕紅色油室,習稱“朱砂點”,暴露稍久,可析出白色細針狀結晶,習稱“起霜”。


48.巴戟天藥材為扁圓柱形。表面灰黃色或暗灰色,皮部橫向斷離露出木部,形似連珠。


49.天麻藥材為橢圓形或長條形。有縱皺紋及由點狀突起(潛伏芽)排列而成的橫環(huán)紋多輪,頂端有紅棕色至深棕色鸚嘴狀的芽苞或殘留莖基,另一端有圓臍形疤痕;斷面較平坦,黃白色至淡棕色,角質樣。


50.白及藥材為不規(guī)則扁球形,多有2——3個爪狀分枝;表面灰白色或黃白色,以莖痕為中心有數(shù)圈同心環(huán)節(jié)和棕色點狀須根痕。


51.百部呈紡錘形,表面黃白色或淡棕黃色,有不規(guī)則深縱溝,間或有橫皺紋。


52.川貝母分為松貝、青貝和爐貝。松貝外層鱗葉2瓣,大小懸殊,大瓣緊抱小瓣,未抱部分呈新月形懷中抱月;青貝外層鱗葉2瓣,大小相近,相對抱合(觀音合掌);爐貝有的具棕色斑點(虎皮斑),外層鱗葉2瓣,大小相近,相對抱合,頂端開裂而略尖馬牙嘴。


53.天冬呈長紡錘形。表面黃白色至淡黃棕色,半透明,有黏性,斷面角質樣,中柱黃白色。氣微,味甜、微苦。


54.麥冬為紡錘形,兩端略尖;斷面黃白色,半透明,中柱細小。


55.知母呈長條狀,一端有淺黃色的莖葉殘痕,習稱“金包頭”。嚼之帶黏性。


56.重樓呈結節(jié)狀扁圓柱形,略彎曲。表面黃棕色或灰棕色。


57.土茯苓略呈圓柱形,表面黃棕色,切面類白色至淡紅棕色,粉性,可見點狀維管束及多數(shù)小亮點;以水濕潤后有黏滑感。氣微,味微甘、澀。


58.續(xù)斷表面灰褐色或黃褐色,呈扭曲狀,具有細縱紋。切面皮部墨綠色或棕褐色,木部灰黃色或黃褐色,可見放射狀排列的導管束紋,形成層部位多有深色環(huán)。


59.天花粉斷面白色或淡黃色,富粉性,有黃色的木質部小孔。


60.三棱呈圓錐形。表面黃白色或灰黃色,有刀削痕,嚼之微有麻辣感。


61.澤瀉呈類圓形,黃白色,粉性,具有細密的小孔。


62.香附多呈紡錘形,表面棕褐色或黑褐色,有縱皺紋,并有6——10個略隆起的環(huán)節(jié)。


63.莪術呈卵圓形,藥材一端鈍圓,一端略尖,表面有環(huán)節(jié),斷面呈藍褐色;飲片內皮層環(huán)紋明顯,散在“筋脈”點。


64.姜黃斷面棕黃色至金黃色,角質樣,有蠟樣光澤,氣香特異,味苦、辛。


65.郁金斷面灰棕色,角質樣,內皮層環(huán)明顯,氣微香,味微苦。


66.人參樹脂道碎片易見,含黃色塊狀分泌物。草酸鈣簇晶棱角銳尖。木栓細胞表面觀為類方形或多角形,壁細波狀彎曲。


67.黨參聯(lián)結乳管含淡黃色細小顆粒狀物;石細胞斜方形、長方形或多角形,一端稍尖,壁較厚,紋孔稀疏。水合氯醛裝片不加熱,菊糖結晶呈扇形。


68.白術草酸鈣針晶細小,不規(guī)則地充塞于薄壁細胞中。纖維長梭形,大多成束,壁甚厚,木化,孔溝明顯。石細胞淡黃色,類圓形、多角形、長方形或少數(shù)紡錘形。薄壁細胞含菊糖,表面顯放射狀紋理。


二、莖木類中藥


1.川木通節(jié)處多膨大,有葉痕及側枝痕。殘存皮部易撕裂,斷面木部有黃白色放射狀紋理及裂隙,其間布滿導管孔,髓部較小。


2.木通皮部棕色,木部黃白色,射線呈放射狀排列,髓小或有時中空。


3.大血藤皮部紅棕色,有數(shù)處向內嵌入木質部,呈放射狀排列。


4.通草呈銀白色光澤,髓部中空,體輕,質松軟,有彈性。


5.槲寄生含2——5個叉狀分支,髓部常偏向一邊,嚼之有黏性。


6.鉤藤對生兩個向下彎曲的鉤,呈紫紅色,光滑無毛。


7.雞血藤韌皮部有紅褐色或黑棕色樹脂狀分泌物,與木部相間排列呈偏心性半圓形的環(huán),髓常偏向一側。


8.蘇木表面紅黃色或黃棕色,有的可見暗棕色、質松、帶亮星的髓部。


9.降香表面紫紅色或紅褐色,有致密的紋理,質硬,有油性。


10.沉香呈不規(guī)則塊狀、片狀或盔帽狀,黑褐色樹脂與黃白色木部相間的斑紋。


三、皮類中藥


1.桑白皮易縱向撕裂,撕裂時有白色粉塵飛揚。


2.牡丹皮橫長皮孔樣突起,栓皮脫落處粉紅色,內表面常見發(fā)亮結晶,斷面平坦、粉紅色,氣芳香。


3.杜仲斷面有細密、銀白色、富彈性的橡膠絲相連。


4.厚樸呈雙卷筒狀,內表面紫棕色或深紫褐色,較平滑,具細密縱紋,劃之顯油痕;氣香,味辛辣,微苦。


5.肉桂呈卷筒狀,外表面灰棕色,稍粗糙,內表面紅棕色,劃之顯油痕,兩層中間有1條黃棕色的線紋,氣香濃烈,味甜、辣。


6.黃柏為板片狀,斷面纖維性,呈裂片狀分層,味極苦。


7.白鮮皮呈卷筒狀。外表面灰白色或淡灰黃色,內表面類白色,折斷時有粉塵飛揚,有羊膻氣。


8.秦皮呈卷筒狀或槽狀。外表面灰白色、灰棕色至黑棕色或相間呈斑狀,并有灰白色圓點狀皮孔及細斜皺紋。內表面黃白色或棕色,平滑。質硬而脆,斷面纖維性,黃白色。氣微,味苦。


9.香加皮栓皮松軟常呈鱗片狀,易剝落,有特異香氣。


10.地骨皮易成鱗片狀剝落,外層黃棕色,內層灰白色。


11.苦楝皮:外表面有交織縱皺紋,內表面類白色。斷面纖維性,呈層片狀,易剝離。氣微,味苦。


12.厚樸石細胞類方形、橢圓形或不規(guī)則分枝狀壁厚,有的可見層紋。油細胞橢圓形或類圓形,含黃棕色油狀物。纖維甚多,壁甚厚,有的呈波浪形或一邊呈鋸齒狀,木化,孔溝不明顯。


13.肉桂纖維大多單個散在,長梭形,壁厚,木化,紋孔不明顯。石細胞類圓形或類方形,壁厚,有的一面菲薄。油細胞類圓形或長圓形。


四、葉類中藥


1.側柏葉多分枝,小枝扁平,葉細小鱗片狀,交互對生,貼伏于枝上。


2.淫羊藿為絲條狀,頂生小葉基部心形,兩側小葉較小,偏心形,外側較大,呈耳狀,邊緣具黃色刺毛狀細鋸齒。


3.枇杷葉上表面較光滑,下表面密被黃色絨毛,主脈突出。革質而脆。


4.番瀉葉分為狹葉番瀉和尖葉番瀉。狹葉番瀉長卵形或卵狀披針形;葉基稍不對稱;無毛或近無毛;葉脈稍隆起;革質。尖葉番瀉兩面均有細短絨毛。


5.艾葉葉片呈羽狀深裂;下表面密生灰白色絨毛;質柔軟。


6.艾葉非腺毛有兩種:一種為T形毛,頂端細胞長而彎曲,兩臂不等長,柄2——4個細胞;另一種為單列性非腺毛,3——5個細胞,頂端細胞特長而扭曲,常斷落。腺毛表面觀鞋底形,由4、6細胞相對疊合而成,無柄。


五、花類中藥


1.辛夷形似毛筆頭;梗上有類白色的點狀皮孔;外表面密被灰白色或灰綠色、有光澤的長茸毛。


2.丁香呈研棒狀,花冠圓球形;上部有4枚三角狀的萼片,十字狀分開;富有油性;氣芳香濃烈,味辛辣、有麻舌感。


3.洋金花皺縮成條狀;花萼呈筒狀,灰黃色;花冠喇叭狀,淡黃色。


4.金銀花呈棒狀,上粗下細,略彎曲;表面黃白色或綠白色;密被短柔毛。


5.款冬花呈長圓棒狀;常單生或2——3個基部連生(戲稱“火炬花、連二朵、連三朵”);外表面多被紫紅色魚鱗狀的苞片,內表面密被白色絮狀茸毛。


6.紅花為不帶子房的管狀花;表面黃色或紅色;花冠筒細長,先端5裂。


7.西紅花呈線型,三分枝;暗紅色;取本品浸水,可見橙黃色直線下降,水被染成黃色。


8.丁香花粉粒眾多,極面觀三角形,赤道表面觀雙凸鏡形,具3副合溝。纖維梭形,頂端鈍圓,壁較厚。草酸鈣簇晶眾多,存在于較小的薄壁細胞中,常數(shù)個排列成行。油室多破碎,含油狀物。


9.洋金花花粉粒類球形或長圓形,表面有條紋狀雕紋。花萼、花冠裂片邊緣、花絲基部均具非腺毛。花萼、花冠薄壁細胞中有草酸鈣砂晶、方晶及簇晶。


六、果實及種子類中藥


1.五味子呈不規(guī)則的球形;紫紅色;有的表面出現(xiàn)“白霜”;果肉柔軟,種子1——2粒,腎形,表面棕黃色,有光澤,種皮薄而脆,味酸。


2.木瓜呈長圓形,多縱剖成兩半;外表面紫紅色,有不規(guī)則的深皺紋;中心部分棕黃色,凹陷;味酸。


3.山楂呈圓形片;外皮紅色,具皺紋,有灰白小斑點;中部橫切片具5粒淺黃色果核;味酸。


4.烏梅呈類球形或扁球形。表面烏黑色或棕黑色。氣微,味極酸。


5.苦杏仁呈扁心形,左右不對稱;表面黃棕色,具多數(shù)深棕色的脈紋;尖端一側有短線形種臍;味苦;與水共研,會發(fā)生苯甲醛樣的香氣。


6.金櫻子為花托發(fā)育而成的假果,呈倒卵形;表面紅黃色,有突起的棕色小點。


7.酸棗仁紫紅色;平滑有光澤;表面中央有1條隆起的線紋,另一面微隆起,邊緣略薄。一端凹陷,可見線形種臍,另一端有細小突起的合點。


8.沙苑子呈圓腎形;光滑;邊緣一側凹入處具圓形種臍;有豆腥味。


9.決明子呈菱狀方形或短圓柱形,兩端平行傾斜;背腹面各有一條凸起的棱線;綠棕色。


10.補骨脂呈腎形,黑色,具細微網狀皺紋。


11.巴豆呈卵圓形;一般具三棱;表面粗糙,有縱線6條;破開果殼,可見3室,每室含種子1粒。


12.枳殼呈半球形;外果皮有顆粒狀突起,突起的頂端有凹點狀油室。


13.吳茱萸表面暗黃綠色;球形或五角狀扁球形;頂端有五角星狀的裂隙。


14.梔子紅黃色;具6條翅狀縱棱,棱間常有1條明顯的縱脈紋。


15.蛇床子為雙懸果,呈橢圓形。表面灰黃色或灰褐色,分果的背面有薄而突起的縱棱5條,接合面平坦,有2條棕色略突起的縱棱線。氣香,味辛涼,有麻舌感。


16.小茴香為雙懸果,圓柱形;黃綠色;背面有縱棱5條,橫切面略呈五邊形。


17.連翹呈長卵形;表面有不規(guī)則縱皺紋和多數(shù)突起的小斑點;兩面各有1條明顯的縱溝;青翹多不開裂,老翹自頂端開裂或裂成兩瓣。


18.馬錢子呈紐扣狀圓板形,常一面隆起,一面稍凹下;密被灰棕或灰綠色絹狀茸毛,自中間向四周呈輻射狀排列,有絲樣光澤;味極苦。


19.菟絲子呈類球形;表面灰棕色;質堅實,不易以指甲壓碎;水煮會產生黃白色卷旋狀的胚,形如吐絲。


20.瓜蔞呈橙紅色;內表面黃白色,有紅黃色絲絡;果瓤橙黃色,黏稠,與多數(shù)種子黏結成團;具焦糖氣。


21.豆蔻呈類球形;黃白色;有3條較深的縱向槽紋;氣芳香,味辛涼似樟腦。


22.肉豆蔻呈卵圓形或橢圓形,表面有時外被由粉(石灰粉末),斷面有大理石花紋,氣香濃烈,味辛。


23.草豆蔻呈類球形的種子團,中間有黃白色的隔膜,種子團3瓣,種子沿種脊縱剖兩瓣,縱斷面觀呈斜心形。


22.砂仁有不明顯的三棱;表面密生刺狀突起;種子集結成團,具三鈍棱;氣芳香而濃烈,味辛涼、微苦。


23.薏苡仁呈乳白色;腹面有一條較寬而深的縱溝;質堅實,斷面白色,粉性。


24.檳榔斷面可見棕色種皮與白色胚乳相間的大理石樣花紋。


25.五味子種皮表皮石細胞淡黃棕色,表面觀類多角形壁較厚,孔溝細密,胞腔含暗棕色物。種皮內層石細胞呈多角形、類圓形或不規(guī)則形,壁稍厚,紋孔較大。果皮表皮細胞表面觀類多角形,垂周壁略呈連珠狀增厚,表面有角質線紋,表皮中散有油細胞。


26.檳榔內胚乳細胞碎片無色,壁較厚,有較多大的類圓形紋孔。種皮石細胞紡錘形、長條形或多角形,壁不甚厚,有的內含紅棕色物。外胚乳細胞類長方形,內含紅棕色或深棕色物。


七、全草類中藥


1.麻黃細長圓柱形,表面黃綠色,有細縱脊線,膜質鱗葉,髓部紅棕色。


2.魚腥草為不規(guī)則的段。莖呈扁圓柱形,表面淡紅棕色至黃棕色,有縱棱。葉片多破碎,黃棕色至暗棕色。穗狀花序黃棕色。搓碎具魚腥氣,味澀。


3.金錢草葉對生,葉片展平后呈寬卵形或心形;蒴果球形;莖扭曲,棕色或暗棕紅色。水試:用水浸后,對光透視可見黑色或褐色條紋。


4.肉蓯蓉密被覆瓦狀排列的肉質鱗葉;斷面棕褐色,有淡棕色點狀維管束,排列成波狀環(huán)紋。


5.鎖陽表面具明顯縱溝及不規(guī)則凹陷,有的殘存三角形的黑棕色鱗片。斷面有黃色三角狀維管束。


6.廣藿香莖略呈方柱形,切面有白色髓;葉兩面均被灰白色絨毛,邊緣具大小不規(guī)則的鈍齒;氣香特異。


7.荊芥莖方柱形,呈淡黃綠色或淡紫紅色,斷面類白色;葉片3——5羽狀分裂;穗狀輪傘花序。


8.薄荷莖呈方柱形,紫色;葉片揉搓后有特殊清涼的香氣,味辛涼。


9.穿心蓮莖方柱形,具類白色髓;節(jié)稍膨大;上表面綠色,下表面灰綠色,兩面光滑;味極苦。


10.青蒿葉互生,三回羽狀深裂,暗綠色;斷面中部有髓;氣香特異。


11.茵陳表面灰白色或灰綠色,全體密被白色茸毛,綿軟如絨。


12.淡竹葉葉脈平行,具橫行小脈,形成長方形的網格狀。


13.白花蛇舌草扭纏成團狀,須根纖細。莖細而卷曲,具縱棱。花單生或對生于葉腋,多具梗,蒴果扁球形,頂端具4枚宿存的萼齒。


14.穿心蓮上下表皮均有增大的晶細胞,內含大型螺狀鐘乳體,較大端有臍樣點痕,層紋波狀。下表皮氣孔直軸式,副衛(wèi)細胞大小懸殊,少數(shù)為不定式。另有腺鱗和非腺毛。


15.麻黃氣孔特異,內陷,保衛(wèi)細胞側面觀呈啞鈴狀。纖維多而壁厚,附有小晶體(砂晶和方晶)。角質層極厚,呈脊狀突起。


八、藻、菌、地衣類中藥


1.冬蟲夏草蟲體似蠶,有20——30條環(huán)紋,足8對,中部4對較明顯;子座細長,上部稍膨大。


2.靈芝皮殼堅硬;黃褐色或紅褐色,有光澤;具環(huán)狀棱紋和輻射狀皺紋。


3.茯苓為白色,粉性;體重,質堅實;味淡。


4.雷丸為類球形或不規(guī)則團塊,表面黑褐色或棕褐色,有略隆起的不規(guī)則網狀細紋。常有黃白色大理石樣紋理,嚼之有顆粒感,微帶黏性,久嚼無渣。


九、樹脂類中藥


1.乳香呈長卵形滴乳狀;黃白色,半透明,碎面有玻璃樣或蠟樣光澤;具特異香氣;燃燒時顯油性,冒黑煙,有香氣;加水研磨成白色或黃白色乳狀液。


2.沒藥呈不規(guī)則顆粒性團塊;黃棕色或紅棕色,近半透明,部分呈棕黑色,被有黃色粉塵;無光澤;有特異香氣。


3.血竭呈類圓四方形或方磚形;暗紅色;有光澤;用火點燃,冒煙嗆鼻,有苯甲酸樣香氣。


4.阿魏呈不規(guī)則的塊狀和脂膏狀,表面蠟黃色至棕黃色,質地似蠟,斷面稍有孔隙,具強烈而持久的蒜樣特異臭氣,味辛辣,嚼之有灼燒感。


5.豬苓菌絲黏結成團(菌絲團),大多無色。散在的菌絲細長、彎曲有的可見橫隔,有分枝或呈結節(jié)狀膨大。草酸鈣結晶呈正八面體、規(guī)則的雙錐八面體或不規(guī)則多面體。


十、其他類中藥


1.海金沙為粉末狀;棕黃色或淡棕黃色;捻之有光滑感,置手中易由指縫滑落;少量撒于火上,即發(fā)出輕微爆鳴及明亮的火焰。


2.青黛為深藍色的粉末;體輕,易飛揚;用微火灼燒,有紫紅色煙霧發(fā)生。


3.冰片為無色透明或白色半透明的片狀松脆結晶;氣清香,具揮發(fā)性;點燃發(fā)生濃煙,并有帶光的火焰。




常用動物類中藥的鑒別


1.水蛭為扁平紡錘形;有多數(shù)環(huán)節(jié);兩端各具1吸盤。


2.全蝎后腹部呈尾狀;末節(jié)有銳鉤狀毒刺。


3.蜈蚣全體共22個環(huán)節(jié)。自第二節(jié)起,每體節(jié)兩側有步足一對。


4.土鱉蟲為扁平卵形;背部紫褐色,有光澤,無翅;腹背板9節(jié),呈覆瓦狀排列。


5.斑蝥背部具革質鞘翅1對,黑色;有3條黃色或棕黃色的橫紋。


6.海馬習稱“馬頭、蛇尾、瓦楞身”。


7.地龍藥材為長條狀薄片;第14——16環(huán)節(jié)為生殖帶,習稱“白頸”。


8.蛤蚧藥材為扁片狀;頭略呈扁三角形;吻鱗不切鼻孔;足趾底面具吸盤。


9.金錢白花蛇背部黑色或灰黑色,有白色環(huán)紋45——58個;脊鱗擴大呈六角形。


10.蘄蛇習稱“翹鼻頭”,“方勝紋”,“連珠斑”;尾部角質鱗片習稱“佛指甲”。


11.烏梢蛇脊部高聳成屋脊狀,俗稱“劍脊”。


12.海螵蛸為扁長橢圓形;邊緣薄,中間厚;背面有瓷白色脊狀隆起。


13.桑螵蛸體輕,質松而韌,橫斷面可見外層為海綿狀物。


14.龜甲腹甲呈板片狀,有的略帶血跡或殘肉,稱“血板”,不脫皮;“燙板”色稍深。


15.鹿茸分為花鹿茸和馬鹿茸。花鹿茸中具一個分枝者習稱“二杠”,主枝習稱“大挺”,側枝習稱“門莊”;具二個分枝者習稱“三岔”。馬鹿茸中側枝一個者習稱“單門”,二個者習稱“蓮花”,三個者習稱“三岔”,四個者習稱“四岔”。


16.羚羊角有10——16個隆起的環(huán)脊,用手握之,四指正好嵌入凹處,習稱“合把”。


17.麝香的麝香仁野生品中呈不規(guī)則圓球形或顆粒狀者習稱“當門子”。


18.蟾酥味初甜而后有持久的麻辣感;粉末嗅之作嚏;斷面沾水,即呈乳白色隆起。


19.僵蠶外層白色,中間有亮棕色或亮黑色的絲腺環(huán)4個。


20.牛黃藥材有的表面掛有一層黑色光亮的薄膜,習稱“烏金衣”。取本品少量,加清水調和,涂于指甲上,能將指甲染成黃色,習稱“掛甲”。


21.全蝎體壁碎片淡黃色至黃色,剛毛具縱直紋理,髓腔細窄。橫紋肌纖維多碎斷,明帶較暗帶寬,明帶中有一暗線,暗帶有致密的短縱紋理。


22.僵蠶表皮組織表面具網格樣皺縮紋理及圓形毛窩。剛毛黃色或黃棕色,表面光滑,壁稍厚。




常用礦物類中藥的鑒別


1.朱砂主要含有硫化汞(HgS)。條痕紅色至褐紅色,呈顆粒狀或塊片狀,鮮紅色或暗紅色,具光澤,粉末狀有閃爍光澤,氣微,味淡。


2.雄黃主要含有二硫化二砷(As2S2)。條痕淡橘紅色,晶面有金剛石樣光澤,斷面具樹脂樣光澤,微有特異臭氣,精礦粉橙黃色,無光澤。


3.自然銅主要含有二硫化鐵(FeS2)。條痕綠黑色或棕紅色,晶形為立方體,表面亮淡黃色,斷面黃白色,均有金屬光澤,具條紋。


4.赭石主要含有三氧化二鐵(Fe2O3)。條痕櫻紅色或紅棕色,多呈不規(guī)則的扁平塊狀,暗棕紅色或灰黑色,一面多有圓形的突起,習稱“釘頭”;另一面與突起相對應處有同樣大小的凹窩。


5.爐甘石主要含有碳酸鋅(ZnCO3)。條痕白色,塊狀集合體,表面灰白色,凹凸不平,多孔,似蜂窩狀,斷面灰白色,有吸濕性;煅爐甘石呈白色、淡黃色或粉紅色的粉末,體輕,質松軟而細膩光滑。


6.滑石主要含有含水硅酸鎂[Mg3(Si4O10)(OH)2]。條痕色白色,多為塊狀集合體,白色,有蠟樣光澤,質軟,細膩,手摸有滑潤感,無吸濕性。


7.石膏主要含有含水硫酸鈣(CaSO4·2H2O)。條痕白色,為纖維狀的集合體,呈長塊狀,白色、灰白色或淡黃色,縱斷面具絹絲樣光澤。


8.芒硝主要含有含水硫酸鈉(Na2SO4·10H2O)。條痕白色,為棱柱狀、長方形,無色透明或類白色半透明,暴露空氣中表面逐漸風化而覆蓋一層白色粉末(無水硫酸鈉),斷面呈玻璃樣光澤,味咸。


9.硫黃主要含有硫(S)。條痕淡黃色。


 
(文/小編)
 
反對 0 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評論 0
0相關評論
免責聲明
本文為小編原創(chuàng)作品,作者: 小編。歡迎轉載,轉載請注明原文出處:http://m.56site.cn/news/show-2506.html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未對其內容進行核實,請讀者僅做參考,如若文中涉及有違公德、觸犯法律的內容,一經發(fā)現(xiàn),立即刪除,作者需自行承擔相應責任。涉及到版權或其他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