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診是中醫四診之一。古有扁鵲“望齊侯之色”來預測疾病的典故,又有醫圣張仲景根據氣色判斷王仲宣發病與死期的故事,無不讓人感到神奇。《難經集注》記載:“望而知之謂之神。”強調了望診在臨床辨證中的重要性。那么望診為什么有這么重要的地位?原因在于望診重在望神。
什么是神?神是對人體生命活動外在表現的高度概括。《靈樞·本神》指出:“故生之來謂之精,兩精相搏謂之神。”《靈樞·平人絕谷》又云:“五臟安定,血脈和利,精神乃居。故神者,水谷之精氣也。”可見神與人體的精氣和臟腑功能密切相關,神起源于先天之精,又依賴后天水谷精微的滋養。當先后天之精充足,化生氣血津液充盛,臟腑受到濡養,各項功能正常,人體外在就會表現為神志清楚、語言清晰、表情自然、反應靈敏、動作靈活、呼吸平穩等,也就是中醫上常說的“得神”,表示健康或病情輕淺。若人體精氣不足,氣血生化乏源,臟腑功能衰敗,人體的生命活動無法正常進行,就會表現出神志模糊或昏迷、語音低微、表情淡漠、反應遲鈍、呼之不應等,即“失神”,表示病情較重、預后較差。通過對神的觀察我們可以了解到患者的精氣盈虧、臟腑虛實、疾病輕重及預后,即“得神者昌,失神者亡”。
望目之神
中醫認為目為五臟六腑精氣所注,目為肝之外候,目為心使,心藏神,故望神時尤其重在望目。一般而言,視物清楚、精彩內含、目光明亮、轉動靈活、反應靈敏者,多屬“有神”,表明神充氣足、臟腑功能旺盛。視物昏暗、目無精彩、目光呆滯、轉動不靈者,多屬“無神”,表明神氣衰敗、臟腑功能衰竭,常見于惡性腫瘤、營養不良等消耗性疾病晚期患者。
另外,中醫在目部望診中創造出的五輪學說更突出了眼與臟腑的關系。五輪學說將眼局部由外至內分為眼瞼、兩眥、白睛、黑睛和瞳神五個部分,分別命名為肉輪、血輪、氣輪、風輪、水輪,分別對應五臟中的脾、心、肺、肝、腎。比如有些人的眼瞼部位長小腫物,稱為“麥粒腫”,中醫一般認為是由于胃火旺盛導致,治療上采取清胃火的方法,這就是根據眼瞼與脾胃的關系來分析的。
望色之神
《醫門法律》曰:“色者神之旗也,神旺則色旺,神衰則色衰,神藏則色藏,神露則色露。”說明望色是查神的關鍵。
色之神包括兩方面:一是指常色之神。中醫認為,正常的面色應是紅黃隱隱(有胃氣),明潤而有光澤(有神氣)。表示人體精神氣血、津液的充盈與臟腑功能的正常。二是指病色之神。《素問·脈要精微論》曰:“夫精明五色者,氣之華也。赤欲如白裹朱,不欲如赭;白欲如鵝羽,不欲如鹽;青欲如蒼璧之澤,不欲如藍;黃欲如羅裹雄黃,不欲如黃土;黑欲如重漆色,不欲如地蒼。五色精微象見矣,其壽不久也。”可見根據面部是否光澤也能判斷疾病的預后轉歸。
望形之神
《素問·上古天真論》有“形神合一”“形與神俱”理論,說明形是神的存在基礎,神是形的外在表現。
望形之神也包括兩方面:一是望人整體之神。就像醫術高明的醫生在患者進入診室未及問診時就知道該用何種方藥,這主要是醫生根據患者的步態動作、面部表情、精神狀態以及無意間的眼神等來判斷的。二是望人體形態之神。即望人體的宏觀外部整體,如身體的強弱胖瘦、皮肉筋骨等,這些都與內在的臟腑精氣相應。凡內在臟腑的病變,必然在外部形態上有所反應和表現。若人體形體壯實、骨骼粗健、肌肉強健,說明臟腑精氣充足,即使有病,預后較好。若人體形體衰弱、骨骼瘦削,說明人的臟腑精氣不足、體質較弱,若患病則預后較差。
望舌之神
舌神是全身神氣表現的一部分,舌神的基本特征反映在舌象上,主要表現在榮枯和靈動兩方面。
“榮”,指的是舌體紅潤有光澤有神采,就像是春天新長出的小草那樣富有生機,表示人體氣血旺盛、精氣充足、臟腑功能正常,若患疾病亦屬病輕,易于恢復。就像《辨舌指南》說的:“榮者,有光彩也,凡病皆吉;枯者,無精神也,凡病皆兇。”“凡舌質有光有體,不論黃白灰黑,刮之而里面紅潤,神氣榮華者,諸病皆吉。”而“枯”則是指舌干枯死板、晦暗無光,如同秋天枯黃干癟的落葉,死氣沉沉,表示人體氣血虧虛、精氣耗竭、臟腑功能衰敗,若患病則屬病重病危,難以康復。即《辨舌指南》所云:“若舌質無光無體,不拘有苔無苔,視之里面枯晦,神氣全無者,諸病皆兇。”靈動是指舌體活動自如、舒卷有力,像小孩子一樣活蹦亂跳、活力十足,這是有神的表現,代表健康或病輕。如果舌體活動僵硬、卷舒不靈,語言謇澀或萎廢不用,這是無神的表現,代表病重。
望診是中醫診法的靈魂,醫者通過觀察患者整體之神、局部之神,獲得疾病的最早資料,對患者的病情做出初步了解和判斷,以進一步推理患者內在臟腑可能的病變,給予合適的治療。同時,望診時應注意以下兩點:一是四診合參,即望診應當配合聞診、問診、切診共同使用,以便全面掌握病情。二是借鑒影像技術檢查結果,為臨床望診初步診斷提供依據,醫者也可通過這些檢查進一步指導辨證論治,提高臨床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