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25日,農業農村部種植業司中藥材生態種植專題調研第六組赴隨州調研指導。國家中藥材產業技術體系的劉大會、何玉成、曾建國、童巧珍和韓邦興等崗站專家組成調研組,和湖北省農業農村廳和隨州市農業農村局的工作人員一道開展調研活動。
調研組前往隨州市洛陽鎮白龍池天麻人工菌棒林下仿野生種植示范基地,對天麻人工菌棒林下仿野生種植示范、天麻良種選育研究、科學栽培技術攻關、“兩菌”篩選大田實驗等環節進行了詳細調研。調研組對比了不同種植模式的效益,發現生態模式的生態效益顯著。傳統種植天麻需要培養菌材(菌床),需要大量的樹木,一畝地所需17~25t的木材,同時所需的種植時間18~24個月。新技術以共生蜜環菌人工菌棒代替菌材,減少樹木的需求量和縮短種植時間,有效的緩解了菌林矛盾,對于生態環境的保護起到了良好的促進作用。同時天麻產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也較顯著。人工菌棒種植,畝產收益72000元以上,凈收益28000元以上。輻射帶動100余戶農戶以上,促進就近300余人就業,每戶增收20000元。
調研組開展了座談交流會,聽取隨州市農業農村局關于隨州中藥材產業發展情況的匯報,同隨州鴻然生態農業有限公司、 湖北圣蕾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隨縣鴻發土特產公司、湖北萬松堂大健康醫藥集團有限公司等相關中藥材種植、加工和出口企業負責人進行了交流。
調研組中的國家中藥材產業技術體系專家,從生態種植科技支撐、生態種植基地建設、生態品牌宣傳以及一二三產融合等方面提出了促進隨州中藥材產業生態化發展的相關建議;從生態產品價值主張、目標人群和企業競爭力打造等價值創造邏輯的視角,對隨州中藥材相關企業發展進行了分析,提出了相關競爭策略。(國家中藥材產業技術體系產業經濟功能研究室 盧云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