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彭水靛水街道長溝村5組,十幾名村民正在中藥材黃精基地里除草,現場一派繁忙的景象。近年來,長溝村大力發展中藥材特色種植產業,通過“村集體+公司+農戶”的經營模式,發展黃精、白芨、百部、天冬等中藥材種植,抓牢特色產業的“錢袋子”,帶動當地村民增收。
因地制宜種植中藥材
在種植中藥材之前,長溝村發展了2年時間的糯玉米和洋姜,但是種植之后發現糯玉米和洋姜的效益不是很高。為了更好地發展產業,帶動村民增收。去年初,長溝村村支“兩委”通過到多地考察,發現當地的地理條件適合發展中藥材,根據市場需求和發展前景研判,綜合考慮決定發展中藥材,培育壯大鄉村主導產業。
說干就干,去年5月,長溝村著手修建育苗大棚、種植中藥材苗。為了更好的發展中藥材,村里引進重慶鴻沁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種植了中藥材百部70畝、黃精30畝。并建設70畝中藥材繁育基地,育苗40畝黃精、20畝百部、10畝天冬,一共68個大棚。
長溝村黨支部書記趙學軍介紹,地里的中藥材是去年初種植的,去年由于天氣干旱,導致中藥材長勢不是很好,現在正在加強管護。育苗基地的中藥材育苗周期在1年左右,等育苗成熟后,可以銷售到其他基地。
提供專業的技術指導
“當前正值中藥材管護的季節,我們正在抓緊時間對中藥材進行除草、施肥等管護工作,為中藥材增產增效打好基礎。”趙學軍說。
據了解,重慶鴻沁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給予基地種苗以及種植技術方面的幫助。在中藥材種植過程中,公司制定了種植方案,提供一系列技術支持。有了收成以后,再給予銷售、運輸等多方面的扶持,解決后端銷售問題。
“靛水街道切實加強對中藥材種植的服務和技術培訓指導,引導種植戶根據市場需求,突出品種進行連片化、規模化種植。同時,組織科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結合中藥材種植相關知識,就農戶關心的中藥材品質、病蟲害防治、產量和成活率等技術問題,同他們進行面對面交流,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技術特長為他們排憂解難。”靛水街道農服中心主任邵強介紹。
村民就近就業促增收
村里發展產業后,基地通過土地流轉、吸納務工就業等方式,帶動村民增收。土地流轉涉及30余戶村民,務工就業惠及當地農戶20余戶,實現年戶均收入3000元左右。
近年來,長溝村立足生態環境優勢,大力發展產業,以建基地、增效益為產業發展思路,穩步推動產業發展。基地發展中藥材后,有很多村民都來基地干活,在家門口就可以輕松賺錢,還不耽誤家里事。中藥材成為長溝村富民強農的優勢產業和加快推進鄉村振興的“新引擎”。
“出遠門打工也不方便,現在村子里種植中藥材,在家門口就能干活。發展產業,對于我們來說是非常好的,工作離家近,收入也有保障。”當地村民李永會說,自己在家里種了一點玉米,有空閑時間就來基地里賺點零花錢,做一天有100塊錢的工資。
趙學軍介紹,下一步,長溝村計劃建設一個中藥材初加工廠,延長產業鏈條,推動中藥材種植業高質量發展。同時,基地種植培育成功后,公司將選擇優良品種進行良種繁育,發動周圍農戶進行種植,中藥材成熟后由公司包回收,進一步帶動當地村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