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百里杜鵑管理區仁和鄉在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與實施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中,堅持把中藥材種植作為推進鄉村產業振興的重要抓手,依托生態資源優勢,統籌整合土地、資金、人力、技術等要素,全力推動中藥材產業規模化發展。
3月22日,正是春耕的大好時節,筆者在百里杜鵑仁和鄉響水村茶園里看到,一排排茶樹層層疊疊,排列整齊,郁郁蔥蔥。村民們穿梭在茶樹間,忙著整地、挖壟、移栽,有條不紊地開展中藥材種植,呈現一派熱鬧繁忙的景象。
“我們村支兩委積極謀劃,利用空閑的茶葉地種植中藥材,這幾天都在積極組織村民來種植中藥材,每天都有10多名村民參與種植,預計要種植100余畝,預計在5月之前種植完。”百里杜鵑管理區仁和鄉響水村村委會副主任 劉志鵬說。
基地一派繁忙的種植景象。李光輝攝
仁和鄉響水村平均海拔高、雨量充沛,氣候溫和,有得天獨厚的種植中藥材天然優勢。今年,仁和鄉響水村積極探索“茶葉+中藥材”套種新模式,在原有茶山合理套種低矮的中藥材。“茶葉+中藥材”種植模式,在管理茶樹的同時兼顧中藥材,減少了用工量,還可以以藥養茶、以耕代撫、以短養長,效益大大提升。
劉志鵬說:“利用茶山種植中藥材一是能增加村集體收入,二是能帶動群眾務工增收。目前種植的品種主要是蜘蛛香和泡參,經過我們村委了解,蜘蛛香和泡參的市場前景可觀。”
據了解,蜘蛛香又名馬蹄香、土細辛,有理氣止痛、消食止瀉、祛風除濕的功效;泡參又名沙參,具有清火生津、清肺止咳、潤燥化痰的功效。蜘蛛香和泡參種植管理簡單,生長周期短,有著廣闊的市場前景。
務工群眾正在挖壟。李光輝攝
興一項產業,富一方百姓。中藥材種植不僅讓當地群眾以流轉的方式盤活了大量的閑置土地,同時還能在基地務工增收。“村里面種植中藥材,我來參與務工,一天有100塊錢,已經做了10多天了,這段時間在家沒事做就來賺點零花錢。”響水村村民王永珍說。
像王永珍一樣來基地務工的村民還有很多,唐華敏便是其中之一。唐華敏說:“不僅可以在基地務工增收,還能學習中藥材種植技術,以后發展自家種植。”
為了大力發展中藥材種植產業,提高農業經濟效益,響水村成立村集體合作社,通過“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生產經營模式,以產業促就業,助推鄉村振興。
“今年我們先種植這100余畝中藥材看收入情況,后期村合作社準備繼續擴大種植面積,帶動村民一起參與種植,讓村民都有事做,增加收入。”劉志鵬如是說。
務工群眾正在整理中藥材。李光輝攝
響水村發展中藥材種植僅僅是全鄉發展中藥材種植產業的一個縮影。仁和鄉立足資源優勢,圍繞鄉村振興戰略,堅持打生態牌、走特色路,以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目的,大力發展中藥材種植,極大地活躍了當地經濟。
“我鄉緊緊圍繞鄉村振興戰略,通過‘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方式,堅持把中藥材種植作為特色產業的重要抓手,特別是在發展規劃中,將產業發展與集體產業增收有機結合,持續做優做大特色產業規模,積極構建綠色、高效、可持續的現代化特色產業體系,形成合作社、集體經濟、農戶利益共享的多贏格局。”百里杜鵑管理區仁和鄉黨委副書記、政法委員楊琦說,目前,已在響水、百花、雙壩等村種植黃精、金銀花、金錢松等中藥材2300余畝。下一步,仁和鄉將不斷打造和完善中藥材種植基地,擴大中藥材種植規模,不斷提升中藥材產業的附加值,讓群眾在產業發展中干勁足、有錢掙、能致富,為鄉村振興奠定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