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精規范化栽培技術
根據當地土壤和氣候條件,選擇種植品種,土壤和氣候是大家常說的“道地”的首要條件,只有具備這個條件,以后的種植、管理、采收、加工、儲存等方法,再按照規范化操作,才能生產出符合國家藥典標準的中藥材產品,才能被市場接受,才能有序發展,才能獲得較好的效益。下面就關于黃精的規范化栽培技術交流如下:
黃精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根據產地的不同,《藥典》中記載有以下三種:滇黃精、雞頭黃精、多花黃精三種。根據其形狀,習慣上叫做“大黃精”、“雞頭黃精”、“姜形黃精”。野生黃精現在分布于高海拔地區的貴州、云南、四川和東北地區及黃河上游的甘肅、陜西,安徽、浙江部分地區也有分布。
黃精的適應性很強,能耐寒冬,喜陰濕,耐寒性強,在干燥地區生長不良,在濕潤隱蔽的環境生長良好,生長環境選擇性強,喜生于土壤肥沃,表層水分充足,上層透光性強的林緣,草叢或林下開闊地帶,在粘重,土薄、干旱、積水、低洼、石子多的地方不宜種植。
一、種植區域
我國幅員遼闊、地大物博,黃精的適宜種植區域廣泛,從南到北、由西往東的適宜部分地區都可以種植。最適宜省份和地區:云、貴、川和東北三省的大部地區;長江下游地區的安徽省銅陵市、蕪湖市、馬鞍山市、安慶市,江西省南昌、九江市、景德鎮市,浙江省嘉興市、湖州市、寧波市、紹興市、金華市、衢州市,江蘇省宿遷市、連云港市、泰州市、常州市;黃河上游地區的甘肅省隴南市、平涼市、天水市,陜西省漢中市、渭南市等;河南省三門峽市和山東省泰安、臨沂沂蒙山等地區。注(以上地區區域范圍內,不是都可以種植的,其適宜種植的區域有一定的局限性,要根據黃精生物學特性,選擇最佳栽培區域)。
二、選地整地
選擇肥沃、疏松、富含腐殖質的沙質壤土,有濕潤蔭蔽條件的林間地、林緣地、山地較適宜栽培。600-1500米海拔地區的大田、房前屋后、溝邊渠旁也可以種植。選擇好種植地塊后,進行土壤耕翻曬垡,通過陽光的紫外線和風、雨、雪,殺滅一定土壤中的病菌、蟲卵和雜草種子,以減輕黃精種植管理中的病蟲害和雜草危害。
三、栽培方法
1、重施基肥:在栽培前的一個星期,在原來耕翻的種植地上,每畝撒施腐熟農家肥 2000公斤+過磷酸鈣 25 公斤,然后耕翻25厘米深,耕細靶勻后,按畦面1.2米寬做高畦,兩邊做寬35厘米的排水溝,深度20厘米;地塊四周開深50厘米的排水溝。山地、丘陵、溝邊、路沿、房前屋后種植的,可以按60*60厘米挖穴,每穴施用基礎肥料若干,挖松土壤,土壤與肥料充分拌均勻。
2、栽培技術
2.1無性繁殖
2.1.1種莖選擇:選擇直徑2-3厘米以上無病蟲害、無損傷、芽頭完好的根莖做種。將帶芽頭種莖截成5厘米種根段,并用草木灰涂抹斷面。
2.1.2栽培技術:在做好的畦面上,按行距30厘米,株距16厘米,深5厘米種植,覆土3-5厘米,稍加鎮壓后澆水,以后每隔3-5天澆水1次,使土壤保持濕潤。于秋末種植的,應在土壤封凍前覆蓋一些牲畜糞或圈肥,以利保暖越冬,第2年化凍后,將糞塊打碎,摟平,出苗前保持土壤濕潤。
2.2種子繁殖
8月種子成熟后,采收后立即進行砂藏處理:種子1份,砂土3份混合均勻,置背陰處挖30厘米深的坑,保持濕潤;待第2年3月下旬篩出種子,按行距12-15厘米均勻撒播到畦面的淺溝內,蓋土約1.5厘米,稍壓,澆水,蓋一層草。出苗前去掉蓋草,苗高6-9厘米時,過密處可適當間苗,1年后移栽。為滿足黃精需要蔭蔽的生長習性,隱蔽度不高的地塊,可在畦埂上種植玉米。
四、田間管理
前期經常中耕除草,必要時可順行培土,后期拔草即可。若遇干旱或較向陽干旱地方需要及時澆水,有條件時可施餅肥,每畝50-80公斤,分2次施下;以后每年施圈肥每畝1000-1500公斤。
五、病蟲害防治:
1、病害:黑斑病為黃精主要病害,病原為真菌中的一種半知菌,危害葉片,發病初期,葉片從葉尖出現不規則黃褐色斑,病健部交界處有紫紅色邊緣;以后病斑向下蔓延,雨季則更嚴重,病部葉片枯黃。防治方法:發病前及發病初期噴1∶1∶100倍波爾多液或50%退菌特1000倍液,每7-10天1次,連續數次;收獲時清園,消滅病殘體。
2、蟲害
蠐螬:屬鞘翅目金龜鉀科,以幼蟲危害,咬斷幼苗或咀食苗根,造成斷苗或根部空洞,危害嚴重。地老虎:危害幼苗及根狀莖。
防治方法:可用75%辛硫磷乳油,按種子量0.1%拌種;田間發生期,用90%敵百蟲1000倍液澆灌;用黑光燈或毒餌誘殺成蟲;施用糞肥要充分腐熟,最好用高溫發酵堆肥。
六、收獲加工
1、收獲時間:無性繁殖的黃精于栽后2-3年、種子繁殖的于栽后3-4年挖收。采收季節可選擇在晚秋或早春進行,秋季在葉片枯萎變黃時,春季在根莖萌芽前。
2、收獲方法:小心刨出根莖,盡量不可折斷根莖,去掉莖葉和須根。
3、加工技術
3.1生曬:先將根莖,放在陽光下曬3?4天,至外表變軟、有黏液滲出時,輕輕撞去根毛和泥沙。結合晾曬,由白變黃時用手揉搓根莖,頭一、二、三遍時手勁要輕,之后一次比一次加重手勁,直至體內無硬心、質堅實、半透明為止,最后再曬干透,輕撞一次裝袋。
3.2蒸煮:將鮮黃精用蒸籠蒸透(蒸10?20分鐘),以無硬心為標準,取出邊曬邊揉,反復幾次,揉至軟而透明時,再曬干即可。
七、效益分析(2018年)
1、以粗放型種植(即低投入、低產出)計算,種植1000株黃精,投入不到1000元/畝,經過三年自然生長(略加撫育),粗放型種植1株產出約3—5兩,以市場收購價6元/斤計算,每畝產值2000元左右。雖收益不太大,卻是貧困戶脫貧致富的持續項目。而采摘后的黃精,其塊莖可以繼續栽種,也就是說,三年后每畝的種苗無需再購買。
這是最低投入、最低收益的計算方式。在實際栽種過程中,同一畝林地,應多栽種。因為同一畝林地,砍雜、清山的用工一樣,栽種用工時間多些,主要在種子的投入上,種子投入多,產出也就多。因此,鼓勵農戶勤勞多栽種。如可到山上采挖野生黃精,果實可賣出賺錢,芽頭或塊莖可栽種,極大地減少了種子投入,關鍵在勤勞。
2、以精細化種植(即高投入、高產出)計算,收益就極為可觀。科學種植黃精,從種植-管理-撫育,平均每畝需投入15000多元。其中,播種量需每畝1000多斤,按當前市場價就需1萬余元;底肥包括商品肥和農家肥,折算三年需投資2000元左右;規范化整地、撫育、管理,折算三年需投資3000左右。精細化種植選擇地塊很重要,如遮陰、土質本身就好的地塊,成本投入相對更低。經過三年精細化種植后,每畝可產出黃精果實4—5噸,產值可達3萬元左右,再加上地下黃精根莖的收益,效益相當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