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七月,驕陽如火,草木繁盛。炙熱的太陽烘烤著大地的同時,也為哈喇河鎮海外村的500余畝中藥材提供了充足的養分。
7月5日,走進海外村中藥材種植基地,陽光下,白芨、羌活等中藥材沿著山坡分布,長勢正旺,務工群眾正忙著除草。種植大棚內,從育苗組培室移栽出來的白芨苗已經適應了土壤環境,進入快速生長期。
在基地組培中心內,標準的培養基消毒室、接苗室、光照室等規范化設施配備齊全,工作人員穿著規范,大家有序分工,消毒、接苗……各自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忙活著。光照室內,技術人員穿梭其間,忙著查看培養皿里中藥材幼苗生長情況。
“我們基地采取‘公司+基地+農戶’模式,實施中藥材‘訂單農業’,與云南宣威福康科技有限公司和安徽亳州的制藥廠合作,根據市場需求自主育苗、種植,種出的中藥材由合作方收購,不愁銷路。”基地技術人員馬旭說,基地不僅有集中連片的種植基地、種植大棚,還有自主組培室,從中藥材育苗、種植到銷售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產業鏈。
據了解,海外村中藥材種植基地于2018年建成,其中,組培光照室2000平方米、溫涼大棚50畝、露天中藥材種植基地500余畝,培育種植的中藥材包括白芨、羌活、黃精、鐵皮石斛等6種。以“公司+基地+農戶”的運營模式,通過群眾參與、土地流轉、利益分紅、就近務工等帶動了周邊群眾穩定就業增收。
“去年我們賣了兩畝白芨,收益10萬。雖然白芨成熟周期較長,一般需要種植3年才能采收,但是市場價格穩定,收益有保障,一畝地一年收益15000元左右。”馬旭說。
用“藥”致富,用“藥”興村。海外村中藥材基地充分利用當地自然氣候條件,因地制宜發展特色中藥材產業,不僅為當地產業發展打開了新局面,為產業振興注入了新動力,也帶動了周邊群眾務工、就業,增加可觀收入。
“我在基地打工,負責除草、移栽、采收,工作量不大,還能兼顧家里,一天有80塊錢收入,一個月工資2000元左右,再也不用外出奔波打工。”務工群眾馬賢彩說。
和馬賢彩一樣,馬永群也常年在基地務工。和其他人不一樣的是,馬永群家有4畝土地流轉給了中藥材基地,每年有2400元的土地流轉費。作為脫貧戶,馬永群在基地干活認真努力,每天有90元的工資,一家人的生活開支有了著落。據了解,目前基地有常年穩定務工人員32名,主要以脫貧戶為主。
“我們將繼續擴大種植規模,積極發展白芨、羌活等具有顯著優勢的中藥材,同時引進新品種,堅持訂單化種植、規范化生產、節約化經營,打造哈喇河鎮中藥材品牌,走品牌化道路,帶動更多的群眾增收致富。”對于未來,基地負責人馬遠信心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