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0年大興安嶺中藥產業產值將達30億
黃芪、樺樹淚、靈芝、不老草等中草藥,在各個山特產品店里隨處可見,且銷售看好,圖為顧客在向記者展示選中的黃芪和樺樹淚。 本報記者劉大泳攝
花青素是通過山野果提純的高科技產品,具有改善眼部血管微循環、治療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美容等多種用途,在國內外市場上十分搶手。去年大興安嶺一家中藥提純企業用野生藍莓做原料,提純醫藥中間體花青素達2噸之多。圖為技術人員在操作花青素提純。 本報記者劉大泳攝
□閆捍江本報記者劉大泳
被譽為“中國寒溫帶天然藥庫”的大興安嶺地區,依托豐富的野生中藥資源和良好的生態環境,加快中藥材保護、種植、加工、研發和營銷步伐,推進中藥材產業健康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短短幾年的時間,產值就達到幾個億,相關企業已建成10多家,八大種植基地、五大養殖基地正在陸續崛起,呈現旺盛的發展勢頭。
確立產業發展前景
大興安嶺野生中藥材資源十分豐富。據統計,僅黃芪、蒼術、赤芍、沙參、百合、斷腸草、柴胡、龍膽等藥用植物就有600余種;其中《中國藥典》收列的主要品種達百種,常年收購經營的中藥材50多種,屬國家珍稀瀕危保護藥材20多種。儲量高達170多萬噸,市值約10億元。全區大氣、水體、土壤中的化學污染很少,被環保部命名為國家級生態示范區。這個環境種植的中藥材無污染,符合國家中藥材標準。
經過幾年來的開發,大興安嶺初步形成了開發思路符合區情、資源底數比較清晰、種植品種基本明確、基地建設初具規模、產品開發初見成效、加工企業有龍頭帶動的局面。如宛西制藥、鑫峰藥材公司、瑞星藥材公司等大型中草藥種植企業,北奇神、北天原藥品生產企業和林格貝、越鑫中藥提取企業等龍頭企業正在迅速發展。同時,隨著天然商品林禁止采伐,全地區10個林業局,正在向開展中藥材種植轉型。全區藥材產值由2001年的3920萬元,增長為2014年的79768.5萬元。
經過種植實踐,已經掌握適合當地種植藥材的技術,形成以地區農林科學院北藥科、綠色產業處北藥辦、科技局、藥監局等系統的專業技術指導單位為主導,并擁有一批中藥材種植農民“土”專家。特別是近三年推廣的林下種植中藥材技術(林下藥材種植、移植、補植),開創了林藥間種的返自然環境綠色種植方式。
具有豐富的品牌優勢。主要品種有黃芪、防風、柴胡、蒼術、赤芍、五味子、桔梗、靈芝(松杉靈芝)等均為省級以上國家級野生藥材保護品種,在全國享有一定盛譽。如黃芪被稱“北芪”、五味子稱“北五味”、蒼術稱“關蒼術”等。此外還有“興安紅景天”、細葉柴胡和該區獨有品種巖高蘭、草蓯蓉(不老草)等珍稀野生藥材資源。“北奇神”品牌已成為全國著名商標。
規劃引領政策做保障
為加快發展中藥材產業,大興安嶺地委、行署積極采取有效的推進措施,在優化區域布局上,堅持最適合生態原則。如嶺南地區主要發展黃芪、赤芍、蒼術、人參、金蓮花、柴胡等;呼瑪河流域發展五味子;嶺北地區主要發展靈芝、草蓯蓉、杜香等。形成種植群落,達到一場一品、一縣多品,最終形成興安十大名藥。
在加快森林藥材種植基地建設上,穩步擴大黃芪、蒼術、赤芍、防風和水飛薊、菊苣等中草藥規模,引導農民利用農田種植、強化技術指導和投入品管理,確保物種適應性和天然屬性。組織職工利用林間補植、撫育種植中草藥,支持企業加快建設中藥材GAP基地,為產業發展提供更大空間。目前,建成了加格達奇林業局和呼瑪兩個國家級中藥材種苗繁育基地。
加快加工基地建設。加大對林格貝、北奇神現有龍頭企業扶持力度,加強與宛西制藥等大型制藥企業的合作,推進藍莓花青素、水飛薊素等系列產品的精深加工。爭取將膜莢黃芪、草蓯蓉、興安杜鵑等品種列入國家新食品原料目錄,作為食品企業的原料進行加工生產,不斷延伸產業鏈條,拓寬產品渠道。
加快科技研發步伐。鼓勵企業加強與知名藥企、科研機構的合作,圍繞黃芪、蒼術、防風、杜香、興安杜鵑、狼毒等資源的開發,力爭在溶栓、降糖、抗癌、抗病毒等生物新藥的研發上實現突破,積極申請藥品批準文號,從根本上推動產業快速發展。
與中醫藥養生養老項目相結合。建成一批規模生態旅游和養生養老基地,基本形成與綠色食品、生態旅游、生物醫藥等產業深度融合的、鏈條完整的特色產品種植、加工、銷售產業,進一步擴大養生養老品牌影響力,實現中藥產業增加值。目前,大興安嶺已被列為全省中醫藥健康養老產業試點。
長遠經濟效益凸顯
為了加強野生藥材資源保護,大興安嶺地委、行署責成藥監部門采取多種形式措施,一方面加強省級野生藥材保護品種的監督管理,限量采集、收購,嚴厲打擊非法采集、收購、運輸。一方面強化保護措施,依據《黑龍江省野生藥材資源保護條例》,建立野生藥材資源保護區。先后建立了古利庫黃芪野生藥材資源保護區、壯志草蓯蓉野生藥材資源保護區、呼中原麝野生藥材資源保護區。三個資源保護區總面積達到12萬公頃。經過幾年的努力,使重點野生藥材資源實現就地保護,資源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復。
推行規范化藥材種植。截至目前,全區種植中草藥達19萬畝,形成藥材種植示范基地26處。主要品種有黃芪、防風、柴胡、蒼術、赤芍、五味子、桔梗、水飛薊、牛蒡子等。
龍頭企業初步形成。目前,全區初步形成規模的藥材種植龍頭企業有宛西制藥、瑞星公司、北天原生物公司三家,種植規模均達到4000畝以上;藥材加工龍頭企業有北奇神、越鑫公司(呼瑪水飛薊加工)、林格貝公司(中藥提取物)、北天原中藥飲片加工廠(未生產,正在申請GMP認證) 4家。藥材生產加工產值達1億元。
建設中草藥保護開發“集散地”
大興安嶺出臺了《大興安嶺地區生物醫藥產業發展規劃》,按照規劃,全區重點抓好珍貴野生藥材資源保護、藥材藥源基地、藥材精深加工、藥材產品研發創新、藥材流通五大體系建設。到2020年中藥產業產值達到30億元,努力把大興安嶺地區建設成為資源獨特、綠色天然、技術前沿、產品領先、產業集聚的國際寒地生物“產業谷”和中草藥保護開發“集散地”。
規劃明確提出,要加強野生資源保護和撫育,盡力恢復野生中藥材資源種群數量,使本地區成為寒溫帶道地藥材種質資源庫。充分發揮生態與資源優勢,嚴格按照GAP要求,把地區建設成為北藥種植、藥食用真菌、藥用動物養殖等藥材低碳道地藥材種植基地群。保護和發掘鄂倫春等少數民族燦爛醫藥文化,使之成為“鄂藥”展示和傳承延續的示范區。建設一批具有代表性龍頭企業和科技機構,形成動植物保健品、天然植物生物中間提取物、生物農藥、生物醫藥等不同層次的高科技產品,成為現代中藥產業的后發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