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材種植的傳統模式在悄然改變,以前一家一戶分散式、粗放式種植正在向規模化、科學化方向發展,可以說,近年來,中藥材規模種植正處于一個蓬勃發展時期!中藥材種植,相對于其它商業來說,投資風險應該是比較低的,即使失敗,也不至于傷筋動骨,如果趕上好的行情,其獲利也較為豐厚。相對低的風險,促使更多的人介入進來,農戶種植幾十畝、幾百畝藥材已是平常事。
但是無論怎樣變,基本的價值規律沒有變,在復雜的表面,更需要我們去偽存真,細心調查,找到有潛力的品種。新時期、新媒體、新思維環境背景下,很多中藥材價格變化將會更加靈敏和快捷!中藥材生產也將迎來新的發展時期,參與者也更應認清自己所擁有的資源優勢:如管理、技術、銷售、市場預測等等方面,不要盲跟風。
任何的行業都存在一定的風險,我們都知道一般小投資的風險就小,但是與此同時得到的回報利潤也要小很多;高投資的項目的回報也高,但是它所要承擔的風險也要大很多。那么,中藥材種植存在哪些投資風險呢?在我們發展中藥材種植的時候如何規避?
滇銀花3號取苗
第一、技術風險
主要是指藥材生產過程中一整套技術流程。包括品種選擇、選地整地、施肥、播種、除草、排灌、病蟲害防治、收獲加工等環節的技術操作。某一環節出現問題,都將對藥材的產量和質量產生影響。從而引起藥材生產的風險。規避技術風險的方法是要積極地鉆研栽培技術,多向有經驗的藥材種植專家咨詢或與售前、售后服務完善,誠實守信的農業科技公司合作,才能合作共贏。
第二、自然風險
主要是指在我們藥材生產過程中遇到的自然災害。如洪澇、旱災、冰雹、臺風、霜凍等。要規避自然風險,就要最大可能地搞好基礎設施建設,對水、電、路等基礎設施進行改造升級,到達“旱能澆、澇能排”的目標,以最大限度地減少自然風險。
第三、政策風險
主要是針對近期出臺的《中醫藥法》、新《中國藥典》和中藥材追溯體系形成的風險。怎樣使自己種植的藥材達到國家質量標準,不讓農藥殘留、重金屬含量超標,就要嚴格按照中藥材種植規范(GAP)進行操作。只有藥材生產的規范化,才能達到藥材質量的標準化。才能規避政策風險。
盛花期的滇銀花3號
第四、決策風險
指的是藥材生產者對所種藥材品種的選擇與規劃布局的決策上引起的風險。選擇一個好的藥材品種進行種植,就等于成功了一半。選擇種植了一個錯誤的品種,往往是勞民傷財。特別是對那些乘土地流轉之風,成百上千畝種植藥材的大戶,往往是一失足成千古恨。這些人大多是房地產、煤炭、金融、電子等行業的成功人士,財大氣粗、自我感覺良好,難免自作聰明、自以為是,盲目決策也就不足為奇了。豈不知藥材種植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的是綜合學問。
它要求生產者一要懂市場,二要懂技術,三要懂管理,四要正確的事情堅持做。隔行如隔山,如果拿房地產、煤炭、金融、電子等其它行業經驗來決策藥材的種植,那就大錯特錯了,結果也就可想而知。實事證明,近幾年,大多的失敗的種植戶都是不明不白地就虧得一塌糊涂。規避決策風險的最好辦法是:聘請市場專家做參謀,科技人員做指導,充分尊重資深專家的意見。
第五、市場風險
主要是我們在從事藥材的生產過程中,遇到的市場行情下跌的風險。突出的表現是當我們的藥材產新后,藥材的行情卻下跌了。其結果是種植者勞而無功、無利可圖或虧損。如何規避市場風險?這就需要我們對所種藥材品種能進行科學預測。怎樣對藥材市場進行科學預測呢?我們要對藥材市場進行調研,對所種藥材的需求量、庫存量、生產發展情況等進行全面考察,從而對其供求關系和市場走勢做出基本判斷。選擇供求上有缺口,行情上有上升趨勢的品種進行種植。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規避市場風險。在選定品種種植時,可參考有經驗、有實力、有產業定位,會結合種植戶實際情況進行品種推薦的農業科技公司的專業意見。
滇銀花3號優質種苗
從以上的分析我們可知,選擇種植中藥不等于選擇賺錢,選擇成功,除了市場風險以外,還會面臨國家政策的風險,自然災害的風險等等,或許還有很多隱性的風險是英武農業小編沒有整理出來的。
國家的大力扶持,再加上中藥材在我國的地位,說明選擇種植中藥材就選對了方向。但是,在選擇種植中藥材的時候,一定要通過理性思考最大化規避風險因素,才能在這個行業成功。農業種植屬于理性投資,不要總想著一夜暴富,穩妥點是最起碼的,否則很容易吃大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