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從來沒有接觸過中藥材種植,鎮政府前幾年號召,我就抱著試試看的心態種了5畝柴胡。現在看來,種植中藥材的經濟收益確實不錯,平均每年增收一萬塊錢左右不成問題。”10月9日,山西省介休市綿山鎮河村村民李廣勝說。
2017年,綿山鎮黨委、政府主導推進中藥材種植產業,通過典型引領、保底價回收等多項措施兜底,該鎮道地藥材種植由原來的零星種植快速增至現在的1萬畝,成功破解了種玉米“十有六七”受制于天旱的難題,為留守村民找到增收新路徑。
綿山鎮因南部山巒綿山而得名,史料記載至少有2500年歷史,系中國清明寒食的古老發源地。此前,該鎮很多留守村民的收入主要來自種植玉米。但是,由于該鎮干旱天氣較多,玉米產量不穩,留守村民增收遭遇瓶頸。為此,如何為留守村民尋找增收新路徑,成了擺在綿山鎮黨委、政府面前的一個現實問題。
“2017年,我們鎖定了發展中藥材種植這個增收項目。”綿山鎮鎮長宋建國介紹,綿山鎮土地資源豐富,屬于典型的溫帶大陸性氣候,氣候溫和且冬夏溫差較大,非常適宜種植中藥材。
綿山鎮黨委、政府做各村干部的思想工作,村干部再做村民的思想工作。隨后,綿山鎮退役軍人服務保障工作站站長、綿山中藥材產業發展辦公室主任劉清安承擔起了中藥材種植技術傳授任務。迄今,他已累計開展專題培訓40多次,為2000余名農民傳授技術。
河村村民李廣勝家里有13畝地,平時在介休市國泰綠色能源有限公司當保安。2018年,正在家里休息的他被召集到村委會。“村干部講完技術員講,主要就是動員我們種植中藥材。讓我動心的是,介休泰興中藥材種植合作社可以和我們簽訂保底價收購協議。”李廣勝說,即便按照保底價銷售,每畝地每年純收入也有兩千多元。加之此前一年已有部分村民種植中藥材,動員會過后,他專門進行了一番考察,隨后拿出5畝地種植柴胡。
“幸虧選擇了種植中藥材。”李廣勝說,2019年,綿山鎮遭遇嚴重旱情,玉米基本絕收,種柴胡反倒沾了光。
停下手中的活兒,李廣勝簡單算了一筆賬:種玉米,風調雨順的年景,每畝地每年收益大約在500元左右;種植中藥材柴胡,頭一年不耽誤套種玉米,第三年挖出來之后銷售,每畝地平均每年收益在2500元左右,而且還不耽誤平時打工。如果專門種柴胡,一個男勞力打理10畝地沒有問題。
相比之下,村民張建軍的增收步伐邁得更大。早年中專畢業后長期從事汽車修理工作的他,前幾年加盟介休泰興中藥材種植合作社。該合作社負責人梅秀坤來自全球最大的中藥材集散中心安徽亳州,不僅掌握中藥材種植技術,還有穩定的銷售渠道。在他影響下,張建軍于2018年流轉土地11畝用于種植黃芩。
“黃芩的生長周期為兩年。今年我的黃芩收籽240斤,能賣兩萬多塊錢;黃芩根每畝地能賣六七千塊錢;刨去所有成本,我這11畝地,兩年下來至少增加純收入六七萬元。”
2017年,全鎮發展中藥材種植面積2200畝,第二年又增加2000多畝。截至目前,全鎮共有26個村種植中藥材,總面積達到1萬畝。如今,綿山鎮發展中藥材種植產業,不僅為種植戶提供了增收新路徑,同樣也為廣大留守民創造了增收新路徑。
介休樊家灣農業專業合作社由當地5戶社員共同組建,發起人王欽周為西靳屯村黨總支書記。他告訴中新網記者,有一次,他和介休泰興中藥材種植合作社負責人梅秀坤去大郎神村,看到村子里的老人們坐了一串曬太陽、聊閑話。老人說,年齡大了,出去打工沒人愿意雇用,種玉米基本上是機械耕種、機械收割,平時只能這樣打發時間。
一邊是留守村民打工沒人用,一邊是合作社種植中藥材需要勞動力。王欽周遂在樊家灣自然村流轉了32戶村民的150畝地。如此,村民每年每畝地可以收入300元租金,每人每月為合作社打理中藥材還有1500元收入,每年能干6個月。
“村民平時為合作社打理中藥材,不但不影響種玉米、種谷子,一年下來每人還能增收1萬元左右。”為此,很多村民都愿意把土地流轉給合作社,然后再為合作社打工。
“目前,綿山鎮建成了介休市第一個中藥材專業市場,萬畝中藥材種植示范園區已經形成。”宋建國介紹,下一步,綿山鎮黨委、政府將與山西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開展深層次合作,引入工商資本,瞄準中藥材特色小鎮建設持續發力,讓助民增收之路再拓寬、再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