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性:寒
- 味:甘
- 產地:河南 焦作
- 歸經:心、肝、腎
性味與歸經
鮮地黃:甘、苦、寒。歸心、肝、腎經。 生地黃:甘、寒。歸心、肝、腎經。 熟地黃:甘,微溫。歸肝、腎經。
功能與主治
鮮地黃:清熱生津,涼血止血。用于熱病傷陰,舌絳煩渴,發斑發疹,吐血,衄血,咽喉腫痛。 生地黃:清熱涼血,養陰,生津。用于熱病舌絳煩渴,陰虛內熱,骨蒸勞熱,內熱消渴,吐血,衄血,發斑發疹。 熟地黃:滋陰補血,益精填髓。用于肝腎陰虛,腰膝酸軟,骨蒸潮熱,盜汗遺精,內熱消渴,血虛萎黃,心悸怔忡,月經不調,崩漏下血,眩暈,耳鳴,須發早白。
化學成分
塊根含梓醇、桃葉珊瑚甙、地黃甙A,B,C,D、益母草甙、單蜜力特甙、雙氫梓醇。此外,根及葉含甘露醇、糖、胡蘿卜甾醇及1-乙基-B-D半乳糖甙。還含有多種氨基酸、多種有機酸及多種無機元素。鮮地黃,含梓醇0.3--0.5%,生地含0.3%,熟地含0.08%;野生鮮地黃含量為0.2%。
所含微量元素
有錳、鉻、鎳、鈷、銅、鋅、鐵、鉛、鍶、釩、鋇等。
編輯本段主要品種
懷地黃為玄參科植物。其主要品種有:懷地黃1號(金狀元),懷地黃2號(北京一號),懷地黃3號(85-5)等。
編輯本段栽培技術
繁殖方法
1、根莖繁殖:產量高,品質好。 2、選地整地:早春在選好的土上施足土肥和復合肥作為底肥,按行距40—50厘米打壟備用。 3、種植方法:把選了的種掰成3厘米長的小段,使每一個段上有多個生長點,用40%多菌靈300倍液浸泡5分鐘,取出在日光下曬1天,兩端萎蔫即可栽種。在5月前后,在打好的壟上按株距25—30厘米開穴,穴深5—7厘米,澆足水,放種根1段,覆土3—5厘米,輕壓即可。每畝用種栽約60斤,栽后10—15天即可出苗(有條件的可用地膜覆蓋,提前種植,提高產量)。
(師洪濤個體經營)
田間管理
出苗后適時進行中耕除草,當苗高8—15厘米時或放出4—6片葉時可追施高效復合肥等化學肥料,(同時注意去掉偏苗和摘除花莖,每棵留壯苗1株,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養分消耗),使根莖迅速增長。有條件就追施水肥,多雨就排澇防病,干旱應及時灌溉補充水份,7—8月間增施肥料的時候輕上土,防止倒伏。
病蟲害防治
枯萎病用50%退菌特1000倍液澆注。斑枯病用65%可濕性代森鋅600倍液噴治。蟲害可用90%的敵百蟲1000倍液噴殺。或用低毒無公害的農藥防治。
采收加工
寒露時節刨出根莖,洗凈泥土,即可出售鮮品,鮮品經烘干或炕干后至內部干燥顏色變黑,外皮變硬即為生地。可畝產鮮品2500—3500公斤。以莖塊大、體重、烏黑者為佳品。
編輯本段溫縣懷地黃
懷地黃中又以溫縣產者尤佳。1914年,溫縣地黃曾在巴拿馬運河通船萬國博覽會上展出。據現代醫學化驗,溫縣地黃10克的藥力等于他地產的30克或100克以上。由于水土、氣候等自然條件的差異,溫縣地黃種子被外地引進種植后,功藥性頓減,或種
一、二年即退化。 溫縣種植地黃歷史久遠泡制技藝獨特,經驗豐富。許多優良品種,強金狀元、四齒毛、7681等都是溫縣人民親手培育的。其中'金狀元'的培育距今已有近百年的歷史。近年來在國際市場上倍受歡迎的園身地黃,其加工技術源于溫縣南嶺,東、西林臺,南張羌等村。還有一種'把地',也叫蘇直地、杭直地,其加工方法是西南嶺村宋發興于1845年發明的。這種地黃的選擇、泡制規格很嚴,價格昂貴,專銷蘇、杭,解放后不再生產。熟地加工也是溫縣特有的技術,九蒸九曬,直至內外漆黑、發亮、味微酸甜方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