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性:寒
- 味:甘
- 產地:河南 溫縣
- 歸經:心、肝、腎
編輯本段關于地黃
植物信息
地黃又名生地,為多年生草本植物。據《本草綱目》記載'這種植物'以水浸驗之,浮者名天黃,半浮半沉者為人黃,沉者名地黃'。故人們都以沉下者為貴,久而久之,遂名為地黃。
分類
地黃可分為生地和熟地兩種,《本草綱目》載:地黃生則大寒,而涼血,血熱者需用之,熟則微溫,而補腎,血衰者需用之。男子多陰虛,宜用熟地黃;女子多血熱,宜用生地黃。'尤其是熟地,藥用'填骨髓,長肌肉。生精血,補五臟,利耳目、黑須發、通血脈',確系祛病延年之佳品。
產地
地黃產地很多,豫、江、浙、京、津、湘、蜀、皖、魯等均有所出。
編輯本段懷地黃
特點
懷地黃為玄參植地黃的根莖,為多年生草本。植株高20—30厘米,塊莖肥厚肉質黃褐色,宜溫和干燥氣候,以松肥沃土壤為好,忌重茬,我國許多地方均可栽種。然而最優者今人唯以懷地黃為上。其顯著特點是:油性大,柔軟、皮細、內為黑褐色并有光澤,味微甜,尤其是斷面呈菊花心狀。
性狀
懷地黃分為鮮地黃、生地黃和熟地黃
生地黃
熟地黃
生地黃
(1)鮮地黃:呈紡錘形或條狀,長8-24cm,直徑2-9cm。外皮薄,表面淺紅黃色,具彎曲的縱皺紋、芽痕、橫長皮孔及不規則疤痕。肉質,易斷,斷面皮部淡黃白色,可見桔紅色油點,木部黃白色,導管呈放射狀排列。氣微,味微甜、微苦。 (2)生地黃:多呈不規則的團塊狀或長圓形,中間膨大,兩端稍細,有的細小,長條狀,稍扁而扭曲,長6-12cm,直徑3-6cm。表面棕黑色或棕灰色,極皺縮,具不規則的橫曲紋。體重、質較軟而韌,不易折斷,斷面棕黑色或烏黑色,有光澤,具黏性。無臭,味微甜。 (3)熟地黃:為生地黃的炮制加工品,呈不規則的塊片、碎塊,大小、厚薄不一。表面烏黑色,有光澤,黏性大。質柔軟而帶韌性,不易折斷,斷面烏黑色,有光澤。無臭,味甜。
性味與歸經
鮮地黃:甘、苦、寒。歸心、肝、腎經。 生地黃:甘、寒。歸心、肝、腎經。 熟地黃:甘,微溫。歸肝、腎經。
功能與主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