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對“癌癥”9種病機以及5類抗癌中藥介紹
癌癥
癌癥以臟腑組織發生異常腫塊為其基本特征(白血病為骨髓及其他造血組織中白細胞系列的數目與質量的異常增生)。腫塊的發生多責之于氣滯、痰凝、濕滯、瘀血、毒聚等相互糾結,日久積滯而成為有形之腫塊。癌癥患者素體多虛,加之癌癥病變耗傷人體之氣血津液,故中晚期患者多出現氣血虧虛、陰陽兩虛等病機轉變。
癌癥的九種中醫病機概述
主要病機有如下九種:
1. 氣滯:情志不舒,飲食失調,感受外邪,以及痰濁、瘀血阻滯等多種原因均可導致氣滯。由于氣機阻滯,氣血運行障礙,以致病變臟腑或部位出現脹滿、疼痛。
2.痰凝:由于外感或內傷等多種原因,導致肺失于布散津液,脾失于運化轉輸津液,腎失于溫煦蒸化水液,均可導致痰濁內生。隨病變部位的不同而有多種臨床表現,在本章中以咳嗽咯痰、痰核及痞塊為其特點。
3.濕滯:由于外感或內傷等多種原因,導致肺、脾、腎功能失調,水液代謝障礙,以致津液停聚而為水濕之患。隨病變部位而有多種臨床表現,在本章中以水濕困于中焦脾胃方面的改變,如食欲不振,納呆,腹脹,泄瀉為其特點。
4.瘀血:情志不舒,飲食失調,感受外邪,跌仆損傷,以及久病正虛等多種原因均會導致血瘀。由于血行滯澀,甚至脈絡瘀阻,不通則痛,而引起疼痛,或壅遏發熱,久則積塊。在本章中以積塊為其突出的特點。
5.毒聚:由于外感熱邪,或內生之痰凝、濕滯、瘀血等病理產物壅遏氣機,郁久化熱,或內外合邪,使熱邪亢盛而為毒。熱邪亢盛,故發熱,迫血妄行而出血,痰凝、濕滯、瘀血壅遏,故可形成腫塊。
6.氣虛:主要由于飲食失調,水谷精微不充,氣之來源不足;或因大病久病,老年體弱及疲勞過度等,以致臟腑機能減弱,氣的化生不足。由于正氣不足,不能正常發揮氣推動、固攝、溫煦、衛外等作用,而表現倦怠乏力,精神萎頓,自汗,易于感冒等癥。
7.血虛:常由失血過多,脾胃虛弱,營養不良,久病不愈,以及血液化生障礙等原因所致。由于營血虧虛,臟腑經絡失于濡養,而表現頭暈目眩,神疲乏力,面色萎黃,唇甲不榮等癥。
8.陰虛:由于燥熱傷陰,或久病傷及腎之元陰所致。由于陰精匱乏,失于濡養臟腑經絡百骸的功能,故出現口干唇燥,皮膚干燥等癥,陰虛則陽亢,故出現五心煩熱,潮熱盜汗等虛熱癥狀。
9.陽虛:多由氣虛進一步發展,氣損及陽而致。由于陽氣虛衰,失于溫煦,而表現神倦嗜臥,少氣懶言,形寒肢冷等虛寒癥狀。
5類抗癌中藥介紹
1.清熱解毒類
主要對惡性腫瘤病人的熱證。該類中藥有消炎、殺菌、抑癌、退熱、解毒、增強機體免疫功能的作用。例如苦參(生物堿)具有抗癌活性;白花蛇舌草(含白花蛇草素和三萜酸類成分) 、半枝蓮(含有黃酮類成分及生物堿)均直接殺滅癌細胞;茜草(提取物)對小鼠白血病、腹水瘤、大腸癌的轉移有預防作用;青黛(中靛玉紅)抑制腫瘤組織;此類中藥有:黃芩、穿心蓮、金銀花、魚腥草、貫眾、金蕎麥、蒲公英、藤梨根、山豆根、蚤休、鳳尾草、水楊梅根、天葵子、龍葵、青黛、牛黃、苦參、馬勃、白花蛇舌草、半枝蓮、石上柏、白英!即白毛藤&、蒼耳草、草河車、豬殃殃、蛇莓、紫草根、墓頭回、木芙蓉、八月扎、柘木、冬凌草、白頭翁、茜草等。
2.活血化瘀類
這類中藥的基本藥理作用有兩點:減弱血小板凝聚和粘著(使癌細胞不易在血液中停留、聚集、種植(從而減少血行轉移)。
主要中藥有:蜈蚣、蜂房、斑蝥、赤丹參、天龍、水蛭、八角蓮、大黃、石見穿、羊蹄根、王不留行、急性子、莪術、三棱、鐵樹葉、馬錢子、威靈仙、赤芍等。
3. 扶正固表類
扶正固表類中藥:可增強或調節機體免疫功能。此類中藥有:鱉甲、天門冬、補骨脂、龜版、核桃枝、黃芪、人參、山藥、蟾蜍、冬蟲夏草、甘草、黨參、靈芝等。
4 化瘀散結類
主要針對性地對甲狀腺癌、乳癌、宮頸癌、肺癌有作用。這類中藥有:半夏、瓜蔞、黃藥子、天南星、山慈姑夏枯草、牡蠣、穿山甲、昆布、海藻、貓爪草、天蟲、長春花、喜樹、三
尖杉、杏仁、木鱉子。
5 利水滲濕類
主要功能(對癌性胸水、腹水(可減輕水腫(減少癌細胞轉移擴散(或直接殺滅癌細胞。主要藥有:五倍子、豬苓、野葡萄根、瞿麥、澤瀉、"哥王、野白金、石打穿、茯苓、車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