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四優四化”優質中藥材專項助推紅花產業高質量發展
集成新品種選育、病蟲草害綠色防控、調整播期、減肥減藥、秸稈綜合利用、小型機械化采收等配套栽培技術,通過示范推廣以點帶面,促進紅花產業發展,推動豫紅花產業愈來愈紅火。這是記者在河南省“四優四化”優質中藥材專項舉辦的豫紅花系列新品種農機農藝相融合現場觀摩會上了解到的信息。
近日,現場觀摩會在河南省農科院現代農業研究開發基地舉行,觀摩會由河南省農科院主辦,河南省農科院芝麻研究中心、國家中藥材產業技術體系花類藥材崗位承辦。
助推紅花產業高質量發展
河南省農科院副院長衛文星在講話中指出,近年來,國家中藥材產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梁慧珍團隊在探索解決藥材和糧食爭地問題的同時,不斷提高紅花的品質,提高生產效率,提升生態效益,從品種的選育到農機農藝的融合,特別是團隊發明的手持式紅花采摘機,解決了紅花產業發展中的一些關鍵瓶頸問題。
河南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王俊忠在現場致辭中指出,中醫藥文化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藥材在中醫藥文化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大力發展中藥材種植產業,對促進中醫藥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對推動農業增產、農民增收具有典型的示范帶動作用。
據河南省農科院芝麻研究中心書記、國家中藥材產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梁慧珍研究員介紹,紅花屬于非常古老的中藥材,用途廣泛,市場需求量連年增加,目前全省紅花種植面積在10萬畝左右。但是紅花種植存在著人工采收效率低、沒有適宜機械化采收的紅花品種、栽培技術不配套等限制紅花產業發展的主要瓶頸問題。
新品種農機農藝完美融合
湛藍色的天空下,一朵朵紅黃色的花朵在風中此起彼伏,一望無際的花海讓人遐想、沉醉。開幕式結束后,與會代表參加了豫紅花系列新品種機械化采收現場觀摩會。項目組集中展示了10多項紅花新技術,新品種選育技術、病蟲草害綠色防控技術、調整播期和“雙減”等配套栽培技術、秸稈綜合利用技術、小型機械化采收技術等,通過示范推廣以點帶面促進紅花產業發展。
與會代表現場觀摩了豫紅花1號、豫紅花2號等5個紅花新品種。這些品種由國家中藥材產業技術體系花類崗位團隊選育,分別屬于藥用型、油用型、藥油兼用型、菜用型且優質高產適合機械化采收的紅花新品種,目前已經推廣到河南、新疆、甘肅、內蒙、安徽等地區。
“嗡嗡”的機器聲由遠及近,只見工人們背負著便攜采摘機,將采摘頭對準花蕊,在連續的負壓吸附過程中,花朵被旋轉刀片切割掉,花絲吸入收集桶里面。基地負責人張收良背著第四代采摘機高興地說,采摘機效率高,采收干凈,花絲完整無揉捻,不傷花朵子房,不影響種子發芽率,大小果球均適用,鮮花、半干花絲均能完整采收。
據梁慧珍介紹,紅花要實現機械化,第一要求選用開花時間相對集中的品種;第二要調整播期,推廣打頭技術,保證在不影響產量的情況下,株高適中,便于機械化一次性采摘。國家中藥材產業技術體系花類崗位團隊與平頂山市久久實業有限公司合作開發出了便攜式紅花采摘機,實現了紅花采摘與農機農藝相結合,解決了限制紅花采收的重大問題,為全面解決紅花機械化生產“最后一公里問題”打開了通道,對提升河南乃至全國紅花產業化水平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豫紅花1號推廣利用前景好
隨后,由河南農業大學、河南省中藥材生產技術推廣中心等單位組成的專家組,對中藥材新品種豫紅花1號示范方進行了現場考察和實地測產驗收,測產驗收結果表明,中藥材新品種豫紅花1號,群體生長茂盛,整齊一致,植株莖稈較堅硬,抗倒伏,農藝性狀優良,無明顯病蟲害癥狀,平均畝產花絲干重25.16公斤。
梁慧珍重點提到了紅花的綜合利用,除了花絲入藥,紅花種子亞油酸含量高,可加工成高檔食用油;紅花秸稈粗蛋白含量高,加工成飼料的成本低、營養價值高,適口性好,在飼料價格高昂的情況下,可以替代部分其他飼料,降低養殖成本。因此,紅花的綜合開發利用經濟效益明顯。
本次觀摩會采用了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召開,河南省科技廳生物醫藥處處長宋暉、河南省中藥材生產技術推廣中心主任陳彥亮、河南省中藥材協會會長賈少謙,國家中藥材產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王繼永研究員等有關專家及團隊成員和制藥企業,以及紅花主產區從事紅花產業育種、加工、飼料、種植等相關科研院所、企業、種植合作社及技術人員120多人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