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地區常見中草藥,你認識幾種?

 
樓主   帖子創建時間:  2022-03-07 16:12 回復:0 關注量:119

客家人喜歡喝用各式草藥煲的湯水調理身子和治病,也大多都懂得一些草藥的知識,常常是屋前屋后,路邊地頭的野草就是一味藥。對于草藥,老人們常說:不知的當是草,知道的就是寶。一語道盡了草藥之妙。那么,哪些是客家人常見或是常用的草藥呢?小編簡單選取了十來個做為例子。

木棉花

藥用價值:木棉的根、莖抽取物可用做收斂劑、鎮痛劑等,它的汁液可用以治療痢疾,它的根皮、莖皮和刺,磨成粉制成藥膏可用來治療粉刺。木棉花曬干,可以用來泡茶、煲湯、入藥。

民間藥方:治痢疾,赤白痢疾,濕熱下痢,婦女月內風,胃痛,便后下血,痹癥,以及肺癌、腸癌。

車前草

功效:清熱,利尿,祛痰,涼血,解毒。

主治:用于水腫尿少,熱淋澀痛,暑濕瀉痢,痰熱咳嗽,吐血衄血,癰腫瘡毒。

白花蛇舌草

即白花蛇利草,味微苦,苦寒清熱解毒,甘寒清利濕熱,對癰腫、咽痛、蛇傷等有較強的解毒消癰作用。

一般用于治療瘡毒、咽喉腫痛、腸癰腹痛、毒蛇咬傷,也用于熱淋澀痛、小便不利。

狗肝菜

功效:解毒療瘡。具有清熱解毒、涼血、生津、利尿作用的功效。

主治:用治實熱內結之熱毒斑疹、便血、小便不利、腫毒疔瘡等癥;外用可用治跌打損傷、紅腫出血。

馬鞭草

全草供藥用,性涼,味微葳,有涼血、散瘀、通經、清熱、解毒、止癢、驅蟲、消脹的功效。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活血散瘀,利水消腫。治外感發熱,濕熱黃疸,水腫,痢疾,瘧疾,白喉,喉痹,淋病,經閉,癥瘕,癰腫瘡毒,牙疳。

鵝不食草

其味辛性溫,歸肺經,具有發散風寒,通鼻竅,止咳,解毒,止癢等功效。

主治:用于風寒頭痛,咳嗽痰多,鼻塞不通,鼻淵流涕。

布驚草

功效:性溫、味苦、辛,無毒。清熱解署、祛風除濕、止咳化痰、平喘理氣、殺菌止痛;

主治:支氣管炎、感冒、咳嗽、哮喘、肝炎、胃痛、腸炎、消化不良、瘧疾、風痹、疝氣、痔瘡、泌尿系感染;

布驚草還是客家人不可或缺的包粽子原料,布驚草燒成灰,濾出的水叫灰水,用來制作獨特的灰水粽,粽子經過長時間熬煮,剝開之后色澤金黃,晶瑩透明,蘸白糖或者蜂蜜吃,味道一絕。

馬齒莧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散血消腫。治熱痢膿血,熱淋,血淋,帶下,癰腫惡瘡,丹毒,痕疬。

用于濕熱所致的腹瀉、痢疾,常配黃連、木香。內服或搗汁外敷,治癰腫。亦用于便血、子宮出血,有止血作用。

燈籠草

性味和功用:苦,微寒。歸肺經。清熱解毒,利尿去濕。用于癍痧發熱,感冒,腮腺炎,喉痛,咳嗽,睪丸炎,大皰瘡。

藥用價值:民間用全草入藥,治功能性子宮出血、膽囊炎、黃膽型肝炎、感冒頭痛、腹痛、小兒疳積、火眼、跌打損傷、療瘡、皮膚瘡瘍、蛇及狂犬咬傷、爛腳丫、爛頭療及痔瘡等癥。

龍葵根

功能主治:治痢疾,淋濁,白帶,跌打損傷,癰疽腫毒。

果實成熟時是黑色,未成熟時是青色,成熟時可以吃,味道酸甜可口,跟葡萄的味道差不多。

金銀花

金銀花自古被譽為清熱解毒的良藥。性甘寒氣芳香,甘寒清熱而不傷胃,芳香透達又可祛邪。

金銀花既能宣散風熱,還善清解血毒,用于各種熱性病,如身熱、發疹、發斑、熱毒瘡癰、咽喉腫痛等癥,均效果顯著。

魚腥草(狗貼耳)

魚腥草味辛,性寒涼,歸肺經。能清熱解毒、消腫療瘡、利尿除濕、清熱止痢、健胃消食,用治實熱、熱毒、濕邪、疾熱為患的肺癰、瘡瘍腫毒、痔瘡便血、脾胃積熱等。

現代藥理實驗表明,本品具有抗菌、抗病毒、提高機體免疫力、利尿等作用。

功效主治:清熱解毒,利尿消腫。治肺炎,肺膿瘍,熱痢,瘧疾,水腫,淋病,白帶,癰腫,痔瘡,脫肛,濕疹,禿瘡,疥癬。

抹草(民間驅邪藥)

"抹草"又叫作假紫蘇、魚針車,但還是以抹草最通俗,“抹草”因自古傳聞有驅邪功效,所以在客家地區,都要用抹草辟邪出外時寶寶不慎撞邪,被“煞到”,都是用抹草泡水洗澡,驅邪,是有寶寶的家庭必備的草藥。因為大家都采摘,所以現在很是稀少。

抹草性寒,味苦,主入胃、腎二經,有健胃、袪風除濕、解熱、解毒、止痛等功效,可治療風濕、關節痛、骨節痛、濕疹、感冒、發燒、腹痛、嘔吐、瘠瘡、腫毒、毒蛇咬傷和高血壓等。


 
反對 0 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