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中草藥、益生菌和腸道菌群”三者的辯證關系

 
樓主   帖子創建時間:  2022-03-07 15:57 回復:0 關注量:102

一、中草藥對益生菌、腸道菌群的影響


自古以來,中草藥就用來治療各種疾病,中草藥來源于天然植物,成分復雜,含有多糖、生物堿、苷類、揮發油和鞣質等大量活性成分,具有多種藥理作用,如清熱解毒、止咳平喘、祛痰利咽、補中益氣、健脾開胃、活血化瘀、澀腸止痢、保護腸道粘膜和增強免疫力等。傳統中藥體外主要在炮制、煎煮過程等方面具有一定變化,同時進入機體后也會發生動態變化,這個變化包括了藥物吸收、分布、代謝、排泄等幾個過程。


第一個過程就是經口服進入消化道,在消化道內被消化液和機體細菌吸收代謝,腸道菌群的微小變化都可以對藥物的藥效產生很大影響。



益生菌具有維持動物消化道內微生物的良好平衡,提高飼料利用率,防治疾病,提高動物的生產力的作用,且無毒、無殘留和無污染。常見的益生菌是乳酸菌、雙歧桿菌、芽孢桿菌、嗜熱鏈球菌等幾大類。


近年研究表明,許多中草藥對益生菌和腸道有益菌具有益生元作用,特別是補中益氣類中草藥,如黃芪、甘草等,促進有益菌生長。中草藥多成分體系中,除含有大量具有藥理作用的活性成分外,還含有蛋白質、脂類、微量元素和維生素等營養成分,為益生菌的生長提供多種營養,增加腸道益生菌(如乳酸菌、雙歧桿菌等)的數量和種類,在維持機體微生態環境的平衡中起到了關鍵作用。


中草藥的益生元作用機理與其它益生元(寡糖、果膠等)有很大不同,其它益生元不但對腸道有益菌有促進生長作用,也對有害菌有促進作用,而中草藥作為益生元的作用要優于其它的益生元,中草藥活性成分為益生菌的增殖掃清障礙,抑制有害菌的生長和增殖,蛋白質、脂類、微量元素和維生素等營養成分促進腸道有益菌的快速增殖。因此,中草藥各種成分不僅不能被有害菌利用,而且還能抑制或殺滅它們,促進腸道有益菌生長,具有藥理和益生元的雙重作用。



從生態學角度來講,小腸絨毛和隱窩是正常微生物生存的環境,即生境。生境一旦遭到破壞,不再適宜生理性細菌生長繁殖,生理性細菌便減少,菌群間的平衡失調,造成正常菌群的營養作用、免疫功能和對致病菌的拮抗作用下降。中草藥制劑能夠通過改善生理性細菌的生境,維護正常菌群的平衡與穩定,從而對致病菌起到拮抗作用。



二、益生菌對中草藥代謝、吸收和腸道菌群的影響


大多數中草藥常以口服給藥方式,最終都會到達胃腸道,多數的中草藥有效成分都含有水溶性的糖類,以葡萄苷類形式存在,這些化合物在腸內難以吸收,生物利用度低,在腸內滯留時間較長,容易受到腸內菌群的作用。


因此益生菌一旦在體內腸道定植,大量繁殖,形成優勢菌群,產生大量酶系,主要有β-葡萄糖醛酸酶、β-葡萄糖苷酶、β-半乳糖酶、硝基還原酶、偶氮還原酶、7-α羥基酶、蛋白酶、各種碳水化合物酶和纖維素酶等,便能對植物中的多種成分進行代謝處置,通過多種反應和處理,以利于機體對藥物吸收,進行血液,發揮藥效。如果腸道菌群失調,細菌分泌的有益酶類減少或活性降低,影響藥物代謝速度和效率,間接影響血液中草藥物濃度,影響療效。


有益菌對中草藥代謝起促進作用,不僅是有益細菌能加強消化道運動,加快藥物吸收,更主要是中草藥內許多成分經腸道菌群反應、代謝后由無活性的前體物質轉化為具治療作用的有效成分,增強藥效,降低毒性成分,減輕對機體的損傷,最終抑制清除病原微生物,提高機體免疫水平,避免藥物對機體產生不利影響,達到預防和治療疾病的目的。



如甘草酸是中草藥甘草中重要的活性成分,它是由甘草次酸與兩分子的葡萄糖醛酸結合而成,通過與體內外代謝相結合的研究,甘草酸在體內主要是經大腸細菌代謝生成甘草次酸,然后被機體吸收而顯現其藥理活性。人參總皂苷類化合物在口服后的生物利用度僅在1%左右,并且原有的近50種皂苷只有3~5種能夠進入血液中,其中還包括人參本身沒有的 2種代謝后的皂苷化合物。


還有些中草藥必須經消化酶或腸道菌群代謝才發揮作用。如麥冬皂苷D′在消化道經腸道菌群轉化后以苷元形式吸收進入血液。芍藥、當歸中的糖苷化合物均不能被腸道消化酶所分解,而是在腸道益生菌所具有的β-糖苷酶作用后,水解轉變為苷元,然后由后者發揮作用。芍藥苷經短乳桿菌作用后產生了手性對映體7S-和7R-PM-I,其藥效強于芍藥苷。腸道菌群的β-糖苷酶可將苦杏仁苷水解并釋放HCN而發揮止咳平喘作用。柴胡皂苷a經益生菌產生的β-D-葡萄糖苷酶及β-D-巖藻糖苷酶作用下可轉化為b1和g 的二烯皂苷而發揮藥理作用。


添加益生菌被動物食用后,益生菌通過產酸及細菌素、生物奪氧、黏附排斥和競爭排斥作用等方式,在腸道抑制有害細菌生長和增殖,保持腸道菌群平衡。腸道中增殖的益生菌可產生大量的短鏈脂肪酸,降低腸道 pH值,不但可以抑制病原菌的生長,而且可以使腸道還原電勢降低,調節腸道正常蠕動,間接阻止病原菌在腸道的定殖,從而改善腸道微生物組成,形成以益生菌為優勢菌的腸道菌叢。



三、小結


抗生素、抗病毒藥物等化學藥物的大量使用,在預防治療動物疾病的同時也留下不少后遺癥:體內菌群失調,細菌、病毒對抗生素耐藥性加強,抗生素用法不當導致死亡,畜禽食品激素、抗生素殘留等一系列問題,而中草藥和益生菌可以避免出現這些問題。中草藥與益生菌聯合使用,不僅具有無毒、無害和無污染的特點,而且還通過相互的促進作用加強療效,促進腸道有益菌群增殖和生長,保持菌群平衡。


中草藥有效成分及天然活性前體在消化道經微生物轉化后,利于機體吸收,增強機體免疫功能、健脾開胃、促進腸道發育和益生菌增殖等;腸道菌群平衡,分泌各種活性酶,促進中藥在腸道的生物轉化和吸收,發揮更好的藥效,益生菌在消化道內的大量繁殖,拮抗病原菌,減少疾病發生,加強消化道運動,分解飼料中蛋白質,幫助飼料消化吸收,減少糞便中的氣味,凈化舍內環境,并且提供多種氨基酸,合成蛋白質和維生素,增強機體免疫功能,改善宿主機體的各種生理功能,達到防病治病、促進生長和健康養殖的目的,為養殖業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


 
反對 0 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